《苗蛮图》所见黔省彝族研究
本文选题:《苗蛮图》 切入点:彝族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大量的《苗蛮图》文献可以应用于彝族研究领域,《苗蛮图》的说明文字不多,但却表达了大量有关彝族的历史文化现象,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古代彝族的历史和社会、人文与风情,是我们研究彝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Miao Man Tu" documen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Yi nationality. The explanatory text of "Miao Man Tu" is not much, but it expresses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Yi nationality, showing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he ancient Yi nationality with pictures and texts. Humanities and customs are indispensable and valuable documents for us to stud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south.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清代民族图册综合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成材;;生态维护视域下的本土生态知识价值——以贵州麻山地区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张雪青;杨秀花;;云南大姚彝族服饰文化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孙勇;李应芝;;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认同调查——以云南宁蒗(小凉山)松树河彝族与新平(哀牢山)波村彝族调查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陈世荣;;当代苗族独具特色的婚姻道德观——以云南文山当代苗族婚姻习俗为例[J];传承;2007年07期
5 曹端波;;苗族古歌中的婚姻伦理与规则——以黔东南清水江苗族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周相卿;于丽萍;李茂九;;晴隆县鸡场乡捧碧村布依族习惯法民族志[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周相卿;;规模村布依族习惯法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周相卿;杨章桥;张姝;;龙泉寨当代布依族婚姻习惯法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杨庭硕;生态维护之文化剖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10 余宏模;清人图录中的仡佬族形象[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楚臣;;葫芦、向天坟及昆仑新解[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白兴发;彝族禁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5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9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煜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谭芳;图像与讲述·彝寨中的剪花[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施蓉蓉;彝族阿细人的民族文学传承[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一秀;楚雄彝族活态史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胡云;彝族史诗《梅葛》和《查姆》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何春燕;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活动的当代复兴问题考察[D];云南大学;2011年
9 安莹;彝族典型纹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国伟;彝、纳西创世史诗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开登;;只缘身在此村中[J];泉州文学;2008年08期
2 廖渊泉 ,黄天柱 ,郑焕章;“泉州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02期
3 黄家教;地名的研究和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郭必选;“延安学”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蔡维琰;“禅让”的历史文化实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成德坚 ,万豪海;世界邮政历史文化的观景台——高邮·盂城驿[J];华人时刊;1995年12期
7 卢茅展;;青城天下幽 旅游好去处[J];风景名胜;1995年05期
8 梁进涛!山东;历史文化之河──大汶河[J];水利天地;1996年05期
9 ;从文化史的立场考察翻译——读Andre Lefevere编《翻译历史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10 洪文鑫;为推进常州历史文化的研究而努力[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勤;;《左传》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马建农;;改革开放30年北京历史文化类图书的出版[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田明中;武法东;张建平;王同文;吕朋菊;郑元;;泰山——地质遗迹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体[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长斌;;当下语境与历史文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愉;;城市文化底蕴酝酿出城市色彩[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罗桑开珠;;论玉树嘉纳嘛呢石的文化价值[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李茜;袁应军;;道义·文章与表达权——“历史文化和写作”刍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永生;;贺孟世凯先生古稀大寿——记一位历史研究领域中改革开放的导师[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李清泉;郑吉峰;;论永州市城市品位的提升——基于永州历史文化角度分析[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丽旭;;试论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其编纂思想[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元强;淮安“大旅游”战略赢美誉[N];无锡日报;2008年
2 记者 朱新韬 通讯员 韦仕国 李如卿;传承历史文化 增添旅游亮色[N];南宁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乃政;传承历史文化 服务经济建设[N];吉林日报;2010年
4 陈文正;历史文化的注解[N];山西日报;2004年
5 记者 程普;历史文化魂[N];雅安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颖邋汪辉;重视历史文化远比漠视好[N];郑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高志勇;加强名楼保护 扩大名楼效应[N];运城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杜托 史小娟;“龙泉古镇”将“孵化”而出[N];昆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赵剑锋;石鼓镇名副其实[N];湘潭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汪建根;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入围名单发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万玲;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经济途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列;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年
6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闽;思南路47-48号街坊的整体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陈宇;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兴;历史文化与城市CI战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力恒;城市边缘区内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吕萍;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景观利用[D];长安大学;2010年
4 孔会侠;在大地与现实的平台上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亮;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汪智洋;二王庙建筑群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吴蔚;斯宾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杨隽伟;城市景观设计类型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乌能其;阿拉善和硕特蒙古八首经典礼歌历史文化传承[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高琪;吴伟业与娄东诗派初探[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7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7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