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识略
本文选题:口述历史 切入点:口述史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正十多年前定宜庄曾发表过口述史著作《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近来她又出版了《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并合作主编了《口述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在内地众多涉猎口述史的学人中显示出她特有的实践
[Abstract]:Ding Yizhuang, who published an oral history book "Last memory" more than a decade ago. "Oral History of 16 Banner Women." (Beijing: China Radio and Television Press, 1999.) she recently published "the Oral History of the Old Beijingers" (Beijing). :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ina (2009), and co-editor of the Book of Oral Histor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which shows her unique practice among many scholars who dabble in oral history in the mainland.
【分类号】:K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2期
2 George E.Marcus;钱妤;王文渊;;合作的想象[J];思想战线;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廖华生;;清代蚺城的约保[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4 王日根;肖丽红;;《莆田人民公控蒋唐佑呈稿》所见清末生员与恶吏的斗争[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5 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郭京湖;张亮;;晚清民间组织强势介入城市事务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马丹丹;;匪患冲击下的民间宗教重建——十一联保的启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星;;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布及演变[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美玲;;从复现数、复现率看人教新课标教材教材语言安排——兼谈数据库使用的角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苏教、北师大、语文版教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慧芝;朱士光;;宋代太原城址的迁移及其地理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冯贤亮;;舟船交通:明清太湖平原的环境与人生[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7 王健;;明清苏松地方官员祠祀活动的内容、实践及影响[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8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一个“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王铭铭;;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10 徐新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D];暨南大学;2011年
9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2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学雷;“学”与“术”:姚孟起的书法理论与创作[D];苏州大学;2010年
4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学跃;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嘉华;通过系统教学提升中职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音;出口农产品质量、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与种植规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旭坤;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卫民;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01期
2 张玲玲;;口述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大连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3期
3 徐思彦;;口述史的有效与有限:以《历史研究》复刊为例[J];云梦学刊;2009年04期
4 熊月之;口述史的价值[J];史林;2000年03期
5 定宜庄;;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J];博览群书;2010年02期
6 邬情;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J];学术月刊;2003年06期
7 ;编者的话[J];史林;2004年S1期
8 于文秀;;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9 岳珑;试论口述历史研究的功用与难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陈献光;口述史二题:记忆与诠释[J];史学月刊;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红深;张博;;留住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崔荣;;口述史与漫瀚调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正书;李立冰;;历史的本真言说——基于“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齐红深;;关于建立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史资料库的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胡晓菁;;做口述史工作的几点体会[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简小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口述史教育教学经验小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包丹丹;;试论口述史何以应用到教育学术史中[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赵金平;;当代女性口述史刍议[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韦丹芳;;口述史方法在民族科技史研究中的运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谁来陈述历史?[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钟少华(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口述历史是活的史料[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嘉;小崔说事又做事[N];成都日报;2008年
4 贺勇;口述历史:方兴未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姚力;确立口述历史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郭沂纹;《口述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记者 吴重生 通讯员 杨颜睿;浙江出书口述改革开放3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记者 杲文川;近代史所召开关于“中国知青与口述历史”学术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龙平久;“口述历史”概念浅议[N];贵州民族报;2009年
10 刘江华;电视节目盛行“口述历史”[N];今日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D];浙江大学;2005年
2 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傅光明;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D];河南大学;2005年
4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超;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城市异托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冯黎;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于启莹;京味·市井·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传播生态学视角下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周寅寅;口述史与传统手工艺[D];西南大学;2012年
3 其其格玛;内蒙古骑兵史的不同表述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彭志峰;唐德刚口述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小红;落叶归根:台湾老兵口述史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鲁玉琴;口述历史专题节目中“童年”叙事的电视化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贵欣;文献纪录片的类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琰;上海成人教育的记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中华;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D];扬州大学;2005年
10 周珩帮;对话与重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7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7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