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广西壮族妇女婚姻生育民俗及其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0 19:14

  本文关键词:宁夏同心回族妇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05年

广西壮族妇女婚姻生育民俗及其嬗变研究

韦晓娟  

【摘要】:中国的女性民俗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它包括女性的衣食住行、生产工艺、婚姻礼仪、生育习俗等诸多方面。女性的婚姻生育民俗是女性民俗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的婚俗是纷纭多姿的,无论是以歌为媒的歌婚,还是摩梭人的“阿注”婚,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女性最伟大的贡献莫过于创造生命,从孕育、诞生、哺乳、幼儿礼与成年礼的整个习俗来看,女性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在重塑自己。长期以来,壮族社会是一个女性文化比较突出的社会,壮族女性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往往是一个壮族家庭的主要支撑者,她们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也成为壮族女性文化在壮族社会文化中表现突出的根本原因,无论是歌圩上的依歌择偶,还是不落夫家、入赘婚俗,都深深地打上了女性文化的烙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作为“龙脊十三寨”最有代表的一个壮族村落,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婚姻生育民俗仍然保存着。在传统的婚嫁仪式上仍然可以听到壮族的对歌,三朝酒仍然是村中最重大的活动之一。龙脊村的青年男女获得了婚姻自主权,传统的早婚、包办婚等陋习已经被革除,现代的婚嫁流动范围打破了血缘、民族、地域的界限,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加入了新的元素。本文主要选取龙脊村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壮族村落为个案,并结合其他地方有关壮族的文献和调查资料,来探讨广西壮族女性的婚姻生育民俗的嬗变,并通过对造成这种民俗变迁的内外因素进行剖析,了解壮族女性婚姻生育民俗更深层次的内涵。 本文以田野调查和人类学的“深描”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龙脊村的依歌择偶、早婚与不落夫家、入赘婚、婚嫁仪礼、通婚圈、彩礼嫁妆、离婚等婚俗内容以及龙脊村的生育禁忌、三朝酒习俗等生育民俗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个案调查的分析,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家庭文化,女性的民俗生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龙脊村处于这样一个多种文化激荡的场域中,它的婚姻生育民俗以及家庭文化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的缔结形式由包办婚变成男女青年的自由恋爱;龙脊村女性的择偶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历能力成为新的择偶标准;择偶观念也带动了通婚圈的扩大,龙脊的女性不再局限在本村本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892.3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英文摘要4-7
  • 前言7-13
  • (一) 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8-9
  • (二)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的相关资料9-11
  • (三) 田野工作地点及其相关情况简介11-13
  • (四) 论文的写作框架及其内容简介13
  • 一、壮族妇女婚姻民俗的多元性13-31
  • (一) 歌圩与依歌择偶民俗13-16
  • (二) 早婚与不落夫家16-19
  • (三) 入赘婚19-21
  • (四) 传统的婚嫁仪式21-23
  • (五) 婚嫁流动:通婚圈与婚嫁模式的变化23-27
  • (六) 彩礼、嫁妆及其财产的继承27-29
  • (七) 离婚29-31
  • 二、壮族妇女的生育习俗与生育观念31-42
  • (一) 生育民俗与生育禁忌31-34
  • (二) 三朝酒——重要的人生礼仪34-36
  • (三) 生育观念的变化36-39
  • (四) 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39-42
  • 三、壮族婚姻生育民俗的变迁及其动因42-48
  • (一) 龙脊婚姻生育民俗的变迁42-46
  • (二) 变迁的机制与现代启示作用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55-56
  • 后记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丽霞;生命的开端[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凌;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D];湘潭大学;2007年

    3 马莉;宁夏同心回族妇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刘菊;;电视广告中的性别镜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8 杨晖;;试论清初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薙发令”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江三良;;资本属性、公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陈睿;;春秋时期的媵嫁婚及其中的女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陈晓敏;;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辉;;基于妇女解放先决条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王金玲;;沿海地区人口职业流动的性别分析——以宁波地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丹;新闻媒介中农村女性形象刻板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江;明清时期妇女贞节观的嬗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路遇;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J];东岳论丛;2002年02期

    3 刘伯红;“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要点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04期

    4 韩志远;晚清广东客家移民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林志杰;试论太平天国文化与教育改革的特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钟年,吴彩霞;生育文化与民俗心理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罗尔纲;《新遗诏圣书》《钦定旧遗诏圣书》《钦定前遗诏圣书》跋[J];广西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8 钱永平;钱永琴;;民俗学视野下的山西晋中传统生养习俗——以祁县为个案[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高梓梅;生育禁忌文化心理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0 谢癸卯;粤东客家民间文学与民俗[J];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柄兑;略论洪秀全早期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马莉;宁夏同心回族妇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朱焕;桂东南客家育俗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妍妍;现代传媒与回乡穆斯林生活世界[D];兰州大学;2011年

    2 马志博;临夏市经济发展与八坊回族社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丽霞;生命的开端[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耿雅丽;生育中的清与真——化隆地区回族生育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悦;出生的秘密[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忠军;危红梅;张瑾;;建立广西龙脊古壮寨生态博物馆的若干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2 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广西壮族妇女婚姻生育民俗及其嬗变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宁夏同心回族妇女生育习俗及其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0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