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吐蕃和平占领沙州城的宗教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08 11:27

  本文选题:敦煌 切入点:佛教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摘要】:吐蕃围困沙州期间,双方军力对比悬殊,为了和平占领沙州这一善国神乡,吐蕃一方围而不攻。为了促其早日投诚,吐蕃放还前期虏掠的沙州周边地区的守军和僧尼(可能包括莫高窟等地的僧尼在内)。在军事威慑和攻心政策下,沙州军民以"毋徙佗境"为条件,出降吐蕃。占领沙州后,吐蕃统治者立即在沙州实施了强有力的兴佛举措,建寺度僧,抄写佛经,开窟造像,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使沙州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善乡佛国。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是沙州当时的宗教地位和吐蕃的兴佛政策挽救了沙州,使其免遭生灵涂炭之灾。
[Abstract]:During the siege of Saudi Arabia by Tubo, there was a great disparity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order to peacefully occupy the holy land of Saudi Arabia, the Tubo side surrounded and did not attack.In order to promote its early defection, Tubo returned the previous captured Shazhou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garrison and monks and nuns (probably including monks and nuns in places such as Mogao Grottoes).Under the policy of military deterrence and attack, th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of Shazhou came down to Tub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moving to Tuo territory".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Shazhou's religious status at that time and Tubo's policy of promoting Buddhism saved Shazhou from the disaster of lif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国灿;唐朝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J];敦煌学辑刊;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忯鹘史事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2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3 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2期

4 华林;论藏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5 扎洛;略论《白史》的史料[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6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时期司法制度初探[J];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7 杨铭;;新刊西域古藏文写本所见的吐蕃官吏研究[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8 戴发望;;后弘期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9 林冠群;;吐蕃“尚论掣逋突瞿”考释——《新唐书·吐蕃传》误载举隅[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10 陈楠;;P.T.999号敦煌藏文写卷再研究——以往汉译本比较及相关史事补正与考辨[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陈践践;;藏语ring-lugs一词演变考——敦煌藏文古词研究之一[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4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大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多杰;藏族本土法的衍生与成长[D];兰州大学;2009年

4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凡建秋;藏传唐卡绘画风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韩锋;敦煌本儒家文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9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真;吐蕃占领时期敦煌观音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张海红;公元7-9世纪吐蕃盟誓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曹英;藏传佛教对藏民族习惯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占功;佛教在吐蕃的初期传播情况[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畅;敦煌吐鲁番出土遗嘱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魏昀;唐代西北地区政治地理格局变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建英;吐蕃末代赞普赤达玛乌东赞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秦才郎加;摩诃衍禅法在吐蕃的传播与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周毅;唐蕃舅甥关系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10 黎同柏;吐蕃行政法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J];敦煌研究;1981年01期

2 史苇湘;吐蕃王朝管辖沙州前后——敦煌遗书S1438背《书仪》残卷的研究[J];敦煌研究;1983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星;敦煌陷蕃、“归化”、“蕃和”和“丙寅年”时间考——有关敦煌陷蕃前后时间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2 石硕;从唐初的史料记载看“附国”与“吐蕃”[J];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3 陈炳应;从敦煌资料看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J];敦煌研究;2004年04期

4 孙其芳;敦煌使吐蕃使及其诗作探微[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金滢坤;吐蕃统治敦煌的户籍制度初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1期

6 刘进宝;关于吐蕃统治经营河西地区的若干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01期

7 高启安;唐五代至宋敦煌的量器及量制[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8 何云;赵朴老之后:佛教还会是“文化”吗?[J];佛教文化;2000年Z1期

9 陈楠;吐蕃时期佛教发展与传播问题考论[J];中国藏学;1994年01期

10 张月芬;试论敦煌吐蕃历史文献的文献学与历史学价值[J];西藏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须藤健太郎;;李白诗文中的佛教描写[A];中国李白研究——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钱林森;;认识的痛苦:西方对佛教的接受[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济群;;“法轮功”与佛教[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国刚;;佛教的世俗化与民间佛教结社[A];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乐道;;浅议冯国瑞对敦煌档案文献的收藏[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泽荣;;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方健荣;;天上阳关[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9 周相卿;;披着佛教外衣的非法邪教[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10 王荣国;房奕;;试论闽台佛教缘[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敦煌出土唐朝离婚协议[N];深圳商报;2000年

2 中共敦煌市委书记、市长 孙玉龙 本版组稿 李春林 窦盘文 张晓亮 吴勇;展示魅力敦煌 打造艺术之都[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3 黄越;敦煌书缘何冷[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朱建国 牛元;敦煌生态环境建设结硕果[N];甘肃日报;2003年

5 魏 薇;敦煌种业西北龙头[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黄力;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N];阿坝日报;2005年

7 韩传号 孙勇;敦煌将成第二个民勤?[N];中国矿业报;2005年

8 李立安;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张小兰;只有一个敦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方健荣 张斌 史进举;关注敦煌生态环境[N];酒泉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宗福;敦煌y谖南籽芯縖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昊;敦煌小说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姚美玲;唐代墓妼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志强;刘禹锡与佛教关系原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金柱;唐宋八大家与佛教[D];河北大学;2004年

6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索;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3年

10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暮蓉;论宝卷及其演变[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王百岁;唐蕃战争新探[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杜丽理;南诏与唐朝、吐蕃及东南亚地区关系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赴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敦煌语言文字研究评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左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戚欢月;敦煌荒漠化地区建筑形态的再发展[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李海峰;论佛教在武后时期勃兴的原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8 杨惠玲;唐五代宋初敦煌丧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菲;论陈若曦的佛教小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濮仲远;唐宋时期敦煌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1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721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