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20世纪上半叶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多重现代性考察——以林业开发制度变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8 06:25

  本文选题:苗侗社会 + 清水江流域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20世纪上半叶,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围绕林木输出的经济活动,在"内"与"外"的复杂纠葛中,呈现出虽短暂却内涵丰富的多种现代性。比较而言,凸显出只有依据当地历史、文化、社会等内生性资源而建构的现代性,才具有生命力的客观事实。这一典型案例,对今天中国社会转型多重模式的选择,可提供深刻启示。
[Abstract]: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Miao and Dong society around the export of trees in the Qingshuijiang River basin showed a variety of modernity, though short but rich in connotation, in the complex disputes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it highlights the objective fact that only the local histor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other endogenous resources construct the modernity. This typical case can provide profound enlightenment to the choice of multiple mod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oday.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学院马列主义学院;
【基金】:贵州省重大课题“贵州建省六百年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分课题“贵州建省六百年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媛媛;从粮食事件看晚清徽州绅商的社会作用——以《歙地少请通浙米案呈稿》和《祁米案牍》为例[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2 赵霞;;“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3 陈晔;廖小东;;拆迁过程中农民行为的双重取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任慧颖;论我国第三领域的当代建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徐爽;思想的歧途——法学方法论中的德、法风格及历史主义倾向[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6 何晓坚;;忍受苛待与近代农民工的道义经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7 应杰;;论巴塘弦子舞蹈“族群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共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周荃;;人民法院委托行业协会调解的实践及其规制——以金融纠纷调解为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田先红;;乡村政治研究三十年——对若干分析框架的追溯与反思[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黄少卿;中国私营企业家族化治理模式的成因和演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晋佳;陈晔;赵帅斌;;违章建筑与农民行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论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怡;;文本建构过程的竞争:行动者、关系和制度——转型经济中的“地方社会”模型(以温州“农民建镇”为例)[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3 龚春明;;反思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归因研究的方法取向[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唐焱;刘子铭;李放;;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保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无锡市惠山区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7 王飞;;文化多元与人权普适——以和谐社会语境之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引导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8 禹江;;民族危机下的中国自由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天津《益世报》为中心[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金铮;;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徐晓光;;黔东南自治州传统林业法规范与时代性变化——苗族、侗族林业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其与国家法律的衔接[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欢欢;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重建与社区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秦艳姣;水库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钱学云;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宁;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邹媛;转型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裕立;《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美芳;;清水江流域航道开辟及其社会发展[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2 单洪根;;清水江流域地区的“皇木”征办[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3 吕善长;;明代清水江流域的军户人口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2期

4 罗康隆;;清代贵州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与人工营林业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02期

5 相原佳之;;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1期

6 李斌;秦秀强;;清水江流域开发与文化传承——以天柱白市水电站库区宗祠保护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3期

7 曹婕;梁胜初;;非宗族传统资源的现代利用——以安顺市鲍屯村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羽;;传统乡村自组织组织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以贵州安顺“屯堡第一村寨”九溪村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颜秀春;林志扬;;知识状态演变与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选择机制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守运;山东: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盘活创新资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文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1644-1911)[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祁慧;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群体性同化倦怠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善长;明代清水江流域人口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2 臧倩;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农村纠纷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0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60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