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类志书应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
本文选题:第二轮志书 + 经济部类 ; 参考:《中国地方志》2011年08期
【摘要】:作为第二轮志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部类志书,应该着重反映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供当代和后人借鉴。在记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时,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比较科学的指标体系;在记述经济结构调整时,应重点记述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三次产业的调整和演进过程,农村和城市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产业发展是经济部类志书记述的重点内容,由于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分类和记述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也较难反映一个区域的产业特色,因此产业发展的记述应跟上时代的潮流。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多年,但进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就在于各方面的改革还不到位,体制机制仍不完善。为此,在全面记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记述。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cond round of annals,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Records should focus on reflecting the work done, achievements,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for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generations. In describing the sca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region, a more scientific index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and when recording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 on economic growth. The adjustment and evolu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th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nd between developed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cords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es and to reflect th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egion. Therefore, the descrip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hina has put forward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many years, but the progress is slow.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reform in all aspects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are still not perfec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ly docum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should also be described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秀娟;试论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续修经济部类志[J];中国地方志;2001年Z1期
2 姚斌;志书以经济部类为首要是历史进步的必然[J];沧桑;1995年02期
3 汪文超;经济部类内容记述得失初析[J];中国地方志;1997年01期
4 薛奇达;试论续志中经济部类的篇目设置及其他[J];江苏地方志;1997年02期
5 张乃格;回顾与面临的问题[J];江苏地方志;2003年05期
6 范洪涛;;第二轮志书经济部类篇目若干问题的探索[J];中国地方志;2008年08期
7 汪文超;经济部类内容记述得失初析[J];广西地方志;1998年01期
8 ;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地方志经济部类续修研讨会召开[J];中国地方志;2000年04期
9 陈凤雏;求特不求全 求深不求细[J];江苏地方志;1997年02期
10 毛卫国;比较与借鉴[J];江苏地方志;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军玲;;试析续志经济部类的记述[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曾世宏;;人力资本回报、产业升级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宋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发展趋势[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4 张诚;蒋仁宏;;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个瓶颈[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5 尚杰;赵宪发;;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探讨[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彭森;;加快营养产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第一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营养产业发展报告(2006)[C];2006年
7 吴文寿;;新疆细毛羊产业发展与展望[A];中国羊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8 公冶祥洪;王鹏;;关于加快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9 于小冬;;推动皮肤营养产业发展 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A];首届皮肤营养与健康护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建新;;绍兴旅游的文化优势与产业发展[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任春;去年经济体制改革呈四大特点[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范恒山;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沈强;经济体制改革凸显四大亮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4 记者 石磊;经济体制改革突出九个重点[N];河北日报;2005年
5 记者 朱剑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刘瑞常;欧盟将加速经济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王赵磊;我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N];西安日报;2005年
8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供稿;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哲欣;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N];浙江日报;2003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员娟绸;我省经济体制改革明确14项重点[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2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吴琼;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宁宁;江苏省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2 曾妍;合肥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张富强;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4 王毅坚;国外反倾销对中国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俊荣;富民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高均利;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曾隽;广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产业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严清清;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袁翠青;基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湖北食品工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84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88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