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吐蕃“尚”、“论”与“尚论”考释──吐蕃的社会身份分类与官僚集团的衔称

发布时间:2018-05-22 21:01

  本文选题:吐蕃王朝 + 官僚衔称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吐蕃王朝为区别出任官员的贵族身份,采用"zhang"(尚)及"blon"(论)二种名词予以界定。对于"zhang"、"blon"二名词的意义,所指涉者为何?以及文献上经常将"zhang blon"联用,而以"zhang lon"(尚论)形式呈现,因而造成了汉史料以及学界对"zhang"、"blon"乃至"zhang lon"的解释与说明与古藏文文献所呈现者有所歧异。对"zhang"、"blon"乃至"zhang lon"等名词的理解,事关吐蕃社会身份的分类,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内涵与发展,含混不得。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厘清"尚"、"论"与"尚论"的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aristocratic status of officials, the Tubo Dynasty used the two nouns "zhang" and "blon" to define the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wo nouns "zhang" and "blon"? In the literature, "zhang blon" is often combined and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zhang lon", which make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zhang", "blon" and "zhang lon" different from those presented in ancient Tibetan literature. Th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blon" and even "zhang lon" is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ibetan social identity, as well as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Shang, Shang and Shang.
【作者单位】: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冠群;;吐蕃“zhang gsum blon bzhi”考疑——吐蕃众相制度探微[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2 林冠群;;唐代吐蕃的氏族[J];中国藏学;2010年02期

3 旺多;;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大臣名号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葛艳玲;李世勇;;浅析蒙元与甘青藏族关系的建立及民族间的友好往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陈凌;;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的新尝试——《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评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彭清深;雪润繁锦秀 风倦四维宽——从《汉民族发展史》到《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7 康苗苗;;明代政府对川西藏族的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8 格桑达吉;;松赞干布经济思想初探[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9 噶仲·洛朗巴;刘立千;;噶厦印谱译注[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10 马德;;KHROM词义考[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次旦扎西;;藏族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宗教因素探讨[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拉;;从“顿渐之诤”看当今汉藏佛教交流[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陆离;;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源流辨析[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7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8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陈践践;;藏语ring-lugs一词演变考——敦煌藏文古词研究之一[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10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杰华;汉藏宝,

本文编号:1923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23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