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抗战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4 07:18

  本文选题:抗战 + 台湾知识分子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抗战时期的台湾社会情况十分复杂,日本殖民统治进入最后的疯狂时期,而祖国大陆的抗日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复杂的环境中,作为精英阶层的台湾知识分子也在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选择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本文旨在通过其不同的活动情况划分抗战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的类型并总结出他们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引导台湾社会意识流向的影响。
[Abstract]:The social situa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was very complicat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entered the last crazy period, and the anti-Japanese activities in mainland China were also in full swing. 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s the elite, also chose different social role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vide the types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by their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o sum up the influence of their different social roles on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Taiwan's social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系;
【分类号】:K29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博东;论台湾文化的特点和汉文化在岛内传播发展的历史分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方宝川;闽台文化与祖国统一[J];东南学术;1995年06期

3 陈韵;;试析“皇民化”时期日本在台教育方针的转变及影响[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1期

4 蔡菁;展现多元态势 透视艺术魅力——解读《新世代小说大系—爱情卷》[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刘丽君;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掠夺及其后果(1895—1945)[J];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李振广;台湾地缘战略地位的形成与变迁[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7 李艾丽;论日据时期台湾同胞的祖国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杜继东;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3年03期

9 翁伟志;对清代基督教在台湾原住民中传播的原因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黄文涛,许祥文;抗战时期台湾民众抵制日本“皇民化运动”的斗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金龙河;两岸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艾尤;在欲望与审美之间[D];苏州大学;2006年

4 徐秀明;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何锋;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为利;“放蒋出笼”与亚太新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燕群;论中华民族和合精神与祖国统一[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诠林;台湾日据时期殖民作家西川满之文学考察及批判——从其台湾题材创作出发[D];华侨大学;2003年

4 丁振强;闽台区域农业交流与合作研究(1979—2001)[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张敏丽;意识形态对英汉文学翻译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6 张志国;叶维廉:在隔绝与汇通之间[D];南京大学;2005年

7 梁华珍;一条河流的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岩峰;小泉执政以来中日关系与日台关系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文霞;论於梨华作品中“根”的意识[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王育洪;诗意的栖居[D];华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椿福;;永定华封楼的内部管理与客家聚居的属性[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2 杨昌儒;;义务馈赠:布依族的一种生活样式——以平湖布依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星歌;两个城市的背影[N];自贡日报;2008年

2 俞菊美;茶马古道马铃声[N];中国档案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继辉 石蕴璞;洛阳春节百年变迁[N];洛阳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陈华;“吴公洞”,一段抗日历史的见证[N];临汾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岳金宏;全景展现石家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N];石家庄日报;2010年

6 记者 任珊珊 陈婷婷;黄埔“日本楼”见证中日恩怨情仇[N];广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海凤;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彬;20世纪滇黔桂三省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石丽敏;四川盐载保险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张建平;论近代长沙米市[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熊家武;上海流民研究(193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8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28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