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彝族历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18:56

  本文选题:彝族 + 天文历法 ; 参考:《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1期


【摘要】:彝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六千三百多年以前,彝族的先人重黎和吴回就是颛顼和帝喾高辛时期的"火正",即司掌心宿大火"光融天下"的天文历法大臣。从此中华传统天文历法即四分阴阳历便成了彝族同胞的一门家学,一直传到了今天。
[Abstract]:Yi is one of the ethnic groups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As early as 6300 years ago, the ancestors of Yi nationality, Zhongli and Wu Hui, were the ministers of astronomy and calendars in Zhuanxu and Ku Gaoxin period. Since th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stronomical calendar, the Sifen Gregorian calendar, has become a family of Yi people and has been spread to this day.
【作者单位】: 贵州省社科院;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明英;丁科;;闲谈彝族生活习性[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陈燕英;黄卫华;;水西“千年土司”存在原因试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顾霞;;论元代对滇东北彝族土官的管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龙志毅;;《水西简史》与奢香夫人[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朱法飞;;把美丽绣在服饰上[J];今日民族;2011年07期

6 子志月;;云南永胜他留人石刻档案的种类及价值[J];云南档案;2011年08期

7 杨经华;;“哭夜郎”歌谣习俗探源[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谋远;;论彝族“毕摩”的地位、作用和性质[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胡金鳌;米正国;;试论彝族谱牒的特点及功能[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李智红;;永平彝族风俗录[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茶凤荣;;巍山县永安村彝族民风民俗[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赫章彝族辞典[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6 柏果成;;从彝、汉文献探布依族来源[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吴华;;云南文山及其周边民族传世铜鼓的调查与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佟德富;;原始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9 胡庆钧;;论曲诺的被保护民地位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阶段[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10 杨帆;;滇名称的由来[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朝文;东坡乡彝族农民丧事从简[N];楚雄日报(汉);2009年

2 李荣祥;楚雄彝族水文化漫谈[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陈湘 甘建梅;彝家“梅葛”:初春的景象[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德 俄底尔以;布拖彝族丧事从繁向简[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勇钢 本报记者 王永;探秘彝族“鬼山”[N];雅安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黎;《中国彝族谱牒选编·楚雄分卷》正式发行[N];楚雄日报(汉);2008年

7 章天柱;彝族的贺羊节[N];中国民族报;2003年

8 金永高 李学斌;姚安彝族梅葛文化节异彩纷呈[N];楚雄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美景胜千里 豪情邀万众[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章天柱;彝族羊市[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兴发;彝族禁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峻妮;改革开放以来峨山彝族传统观念的变迁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2 郑莉;凉山彝族信仰的表达与嬗变——对毕摩仪式的经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黄俊敏;云南百濮、百越、氐羌三大族群服饰的“胎记”[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应芝;彝族拟亲属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王晓艳;流动的人群与文化的流动[D];云南大学;2010年

6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7 张丽丽;蒙古族风马旗图像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春燕;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活动的当代复兴问题考察[D];云南大学;2011年

9 杨德磊;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与政府建导[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 许沃伦;那马人族群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0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30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