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现代著名藏学家李思纯与陈寅恪交往述论

发布时间:2018-05-26 09:08

  本文选题:李思纯(-) + 陈寅恪(-)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摘要】:近代学者陈寅恪与李思纯有共同的留德求学、执教于同一高校的经历,而且二位先哲在藏学、史学、旧体诗唱和上有着共同的爱好,更重要的是二人的文化观念相近。因此,叙述二位先哲之交往及二人在藏学、中外关系史、蒙元史、古音韵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中的交流与切磋,以显示两位学人的卓识远见及发覆之功,对于后来者治学无异于提示和导向了治学的津梁和途径,无疑值得尝试。
[Abstract]:The modern scholar Chen Yinke and Li Si-chun share the sam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in Germany and teaching in the same university. Moreover, the two sages share the same hobbies in Tibetan studies, history studies, and old style poem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cultural concepts of the two men are similar.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philosophers and their exchanges and exchanges in the fields of Tibetan studies,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history of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ancient phonology and other fields of study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show the intellectual foresight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two scholars. For the latecomers, it is no doubt worth trying because it is tantamount to prompting and guiding the Jin Liang and the way of learning.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近现代史资助课题“陈寅恪与近现代学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ZJS-01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琴;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杨立琴,王贞茹;汉语姓名地名系统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陈燕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郭利霞;侯瑞芬;;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6 杨文全;报刊标题中的三种语用现象说略[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彭锦维;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路[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向天渊;;马修·阿诺德与20世纪中国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汪虹;;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韩晗;;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法周;;“五四”保守主义社会选择的两种取径——从梁漱溟到学衡派[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司提反·米勒(Stefan Müller);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3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万绍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东梅;英语词汇与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楚云(Pattaya Tinnatayanon);从汉语熟语看中国传统等级观念[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郝瑞丽;人际关系和称谓系统的跨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36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36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