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前后正史修撰中对东北民族认识的差异
本文选题:初唐 + 东北民族 ; 参考:《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摘要】:初唐正史修撰中对东北民族认识源于魏晋史料的积累。通过梳理文献,以初唐为分界线总结其前后的差异规律,厘出其后对东北民族定位变化是缘于唐宋之际民族大融合与中原王朝整体战略调整的共同结果。
[Abstract]: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theast nationality originated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rough combing the literature and taking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s the dividing line to summarize the law of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it is the common result of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whole strategy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K28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小敬;生存的苦涩与死亡的超越──论阮籍的悲剧人生[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何泽恒;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覆议[J];周易研究;2001年01期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叶;从琴曲《大胡笳》《小胡笳》试探汉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音调[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5 李方元;隋前五部正史乐志及其文本传统[J];中国音乐学;2004年03期
6 崔军红;连珠文体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朱和平;试论魏晋南北朝商业的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郑良勤;唐朝前期的农田水利事业述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杨天宇;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旭华;北魏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4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卫永锋;唐前朝(618—763年)和亲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王秀红;《世说新语》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容;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及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航;论王弼人性论中儒道合流的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好一个“开国太上皇”李渊![J];中外管理;2010年03期
2 ;钱币中的故事——青钱万选[J];中国金融家;2010年02期
3 王珂;;初唐士人乔知之家世生平考辨[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宋毅;;我武惟扬 初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4)[J];现代兵器;2010年02期
5 吴礼权;;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白贵;李朝杰;;论唐人对陈子昂的接受[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7 张鸣;;盛唐陵墓石刻艺术浅析(考察报告)[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8 陈琳;;女性与思妇意象[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9 吴克敬;;意法兼容质胜妍——欧阳洵书法艺术随想[J];飞天;2010年03期
10 程方平;;书道二十讲(十) 楷书之道(下)[J];中国教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拜根兴;;初唐将领王文度事迹考述——兼论唐与百济、新罗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2 蒋方;;唐代屈骚接受史论略[A];中国楚辞学(第九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二)[C];2007年
3 张平;刘宁;黄思贵;曹刘静;;盛唐时期的美容发展初探[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f擅,
本文编号:1996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9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