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概念的生成与运用
本文选题:边疆民族 + 外来民族理论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边疆民族"作为民国时期非汉人群主要指称之一,本身既体现以种族区分为实质的外来民族理论和以文野区分为主旨的本土边疆观念的奇特结合,更成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批判套用、进而拒斥欧洲和苏联少数民族问题理论,实行与维护"中华民族是一个"的重要概念。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旨在化异从同,实行民族融合;一般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者主张推行边教应先作民族调查,甚至用美国学者萨姆纳分析原始初民社会的"我群"与"他群"概念剖析汉族与边疆民族,客观上趋向将中国人进行民族划分。有关非汉人群称谓意涵的界定和概念的取舍,民族认同、政治立场等差异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所谓汉与非汉,以及非汉各群体之间的同异和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实现存异与求同的协调。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in references of non-Han peopl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ntier Nation" embodies the peculiar combination of the foreign national theory with the essence of ethnic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idea of native frontier with the theme of "Wenye distinction". Moreover, it has become a cri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us rejecting the theory of minority issues i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carrying out and maintaining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The frontier educ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imed at combining differences and ethnic integration; in general, anthropology, ethnology, and social scholars advocated that the practice of border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first through ethnic investigation. Even using the American scholar Shamner to analyze the concepts of "I group" and "other group" in primitive society,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frontier national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Chinese people tend to be divided objectively. The crux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meaning of non-Chinese appellation, the choice of concept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al stand, and so on lies in how to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called Chinese and non-Chinese,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non-Chinese groups, in the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of preserving differences and seeking common groun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K262.9;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Z,;卢勃;陈宝华;;论我国远程教育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吴志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汽油问题及其解决[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李良品;论国民政府时期贵州的民众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04期
4 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J];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5 包爱芹;1925—1945年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及工作述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2期
6 张天宝,姚辉;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7 余子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初等教育政策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贝原;;试论台湾光复初期的师范教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陈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时应作平时看”方针的实施和影响[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巨光;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用建;艰难的变迁:抗战前十年中国西部工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8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9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纪九利;中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钟令彩;齐鲁大学与近代山东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包平;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研究(1897~1937)[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李华;邹韬奋与中国近代新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8 王荣霞;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国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东教会高等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佩良;土地革命时期湖南教育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杨作山;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政策刍议[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马玉华;李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边疆教育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孙宏云;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5 韩锦春;试论我国辛亥革命前在民族理论问题上的一些思想观点[J];民族研究;1987年06期
6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民族研究;2004年06期
7 周竞红;;从汉族主义到中华民族主义——清末民初国民党及其前身组织的边疆民族观转型[J];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8 方慧;;论清末民初宪政中民族观的变化[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9 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10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峗;;谢本书云南边疆民族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2 任新建;;经世致用——任乃强与西康建省(论文提要)[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郭物 王仁湘;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穆]臣;清代热河蒙地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3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0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