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论浙江行政区雏形的历史形成

发布时间:2018-06-20 21:41

  本文选题:唐代 + 杭州 ; 参考:《浙江学刊》2012年03期


【摘要】:今天的浙江省域,历史上1000余年来基本上以钱塘江为界,两岸长期分离分立。直到明洪武十四年,始形成浙江省行政区,且自此以后作为省级行政区始终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局面。对于这一历史现象,本文从地理、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着手,通过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指出浙江省行政区雏形萌芽于中唐时期。明初的设置和定型,顺应了浙江区域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唐以来浙江行政区雏形发展的历史必然。
[Abstract]:Today's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0 years, basically with the Qiantang River as the boundary, long-term s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t was not until the 14th year of Ming Hongwu that Zhejiang Province was formed, and since then, as a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it has maintained a stable situation for a long time. For this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from geography, economy, politics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in-depth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mbryonic form of Zhejiang administrative region sprout in the mid-Tang Dynasty. The setting and sett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complied with the inner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regional history, and it was also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administrative region since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K29;K92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席成孝;;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天峰;;保定:五帝时代的历史舞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姝;;陆机籍贯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李霁;;从《哀郢》中的地名看屈原的一段流放行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宝秀;内蒙高原东南缘民族变动与经济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魏隽如;张智海;;北魏柔玄镇地望考述[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增午;;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2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新峰;;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5 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地理志对长白山及水系的记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6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李德杏;;医学史PBL教学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家葵;张瑞贤;孙晓波;;《神农本草经》药物产地研究[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陈楠楠;;朱士行——汉地第一位开创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9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彭兰花;清代江西闺秀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叶振超;CADAL中国文学编年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7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黄苑野;战国秦汉上郡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秀尊;菊花寂寞晚仍开[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南名镇——闻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龚玉和;;谈恢复杭州凤凰山之“望海楼”[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3 薛家柱;;玉皇山南史话长[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9年01期

4 俞宸亭;;往事并不如烟,杭州的红色记忆[J];风景名胜;2011年07期

5 马青;;人在杭州(三篇)[J];朔方;2007年03期

6 钱旭中!浙江;卷起沙堆似雪堆──历代诗人咏钱塘江潮[J];水利天地;1994年06期

7 海娜;钱塘江畔的悄悄话[J];中国钓鱼;2001年02期

8 林之;;运河与古桥(外一篇)[J];西湖;2005年04期

9 桂鸿祥;;最忆是杭州(外一篇)[J];边疆文学;1998年09期

10 ;献礼中国巅峰生活——东方润园推出巅峰巨作望族壹号[J];华人世界;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旭初;戴宗诚;曹春元;;涌潮河段上桥梁基础的修建(钱塘江第二大桥工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魏印心;李谨;虞左明;;钱塘江引水治理后西湖浮游藻类群落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刘国波;张汇渠;都昌林;何明成;;杭州钱塘江六桥主墩双壁钢围堰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周溶冰;谢正苗;朱利中;;钱塘江沿岸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探索[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火法;卢勇;;钱塘江强涌潮区围垦工程施工实践[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年

6 钱水苗;范莉;;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士铎;张启传;;钱塘江三桥恒载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8 张腾;;杭州钱塘江四桥无支架缆索吊装系统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夏风;;《古韵实足的六和塔》[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志庭;;杭州灵山风景区历史概说[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廖旭钢 实习生 聂磊e,

本文编号:2045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45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