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志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
本文选题:方志 + 政治文化 ; 参考:《中国地方志》2012年03期
【摘要】:方志的核心价值是资政。古方志是方国之志,是王国统治方国政治文化的需要。方志是介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政治文化现象。新方志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弘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方志工作应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方志文化传承体系。既要坚持政治文化方向,又不能将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要正确处理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矛盾,规范化编纂志书。
[Abstract]:The core value of local records is senior officials. Ancient local chronicles are the aspirations of the Fangguo and the need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kingdom ruling the Fangguo. Local chronicles is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between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new local chronicles must embody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dhere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adhere to the Marxist view of history, carry forward patriotism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establish a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Adhering to the policy of "two for two" and "double hundred", the work of local chronicl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welfare culture an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local chronicles. We should not only adhere to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but also not "politicize" non-political issues, correct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litical culture and pan-politicization, and standardize the compilation of annals.
【作者单位】: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史威;;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及环境演变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张怀通;巫咸"考──兼论良渚文化向中原的传播[J];东南文化;2000年07期
4 崔之久,杨晓燕,夏正楷;初论古文化类型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以西拉沐沦河流域和汶泗流域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2年05期
5 莫多闻,王辉,李水城;华北不同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2期
6 杨瑞霞,张震宇,鲁鹏,周昆叔,张瑞云;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7 陈淳;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金宇飞;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高蒙河;长江下游文明化初期的人地关系——多学科交叉的实践与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钟国发;;西方异域信息与昆仑山-西王母神话的流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任怀国;;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脞说[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日辉;;古越鸟文化与农业经济初探[A];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征;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D];重庆大学;2002年
2 崔艳华;先秦玉器与玉文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熊永强;中国史前雕塑人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孙立家;唐代农民家庭地位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琛;先秦祭坛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黄富成;两周独弨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4年
8 张男;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刘永军;原始战争与华夏国家起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唐安志;唐代庶民地主家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成栋;论方志文化的先进性[J];中国地方志;2004年02期
2 姜万成;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方志文化[J];黑龙江史志;1995年04期
3 苏星;96—97年度省地方志学会论文摘编之二[J];江苏地方志;1998年01期
4 孙文飚;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J];黑龙江史志;2005年03期
5 张丽华;地方志与文化产业[J];沧桑;2002年05期
6 ;努力增强方志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J];中国地方志;2006年01期
7 黄元裕;试探中国方志文化的几个特点[J];江苏地方志;1995年02期
8 文崇礼;;方志文化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在《广西古建筑志》首发式上的讲话[J];广西地方志;2010年03期
9 董焕丽;;浅议如何抓好地方志文化项目建设[J];黑龙江史志;2011年16期
10 王志邦;续志七讲[J];中国地方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金兰;周德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崇礼;方志文化及其开发利用[N];广西日报;2010年
2 河口区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孟维芳;用文化概念拓展方志工作为当地经济服务[N];东营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东伟 赖睿;中国方志迎来春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余海霞 实习生 李舒;全省市州志编纂工作研讨会在潭召开[N];湘潭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秀敏;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发展方志事业[N];闽南日报;2010年
6 副市长 萧菡;深入学习贯彻《条例》 坚持依法修志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N];天水日报;2010年
7 李焰川 本报记者 何万敏 沈虎子;盛世修志看美姑[N];凉山日报(汉);2010年
8 ;市志办获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N];杭州日报;2010年
9 桑维新 唐保华;安龙重调度 全力纂史志[N];黔西南日报;2011年
10 阿牛史日 本报记者 克惹晓夫;美姑县史志事业蓬勃发展[N];凉山日报(汉);2011年
,本文编号:2062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6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