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关于地方志文体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21:29

  本文选题:地方志特性 + 多种文体 ; 参考:《中国地方志》2013年07期


【摘要】:地方志的文体,一致公认和强调的是语体文、记述体。但地方志在内容上是百科全书,在编纂上使用多种体裁,具有多个属性与多种功能,这些特性决定了志书仅用记述文体是无法完成的。新编两轮志书,是记述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文学体、应用文体等的综合运用。虽然记述文体是最主要的文体,但其他文体也有广泛的运用,并且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应该突破地方志记述体的束缚,充分认识各种文体在志书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地方志是以记述文体为主、多种文体综合运用。
[Abstract]:The style of local chronicles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nd emphasized in style and narrative style. However, local chronicles are encyclopedias in content and use various genres and functions in compilat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at chronicles can not be completed only in descriptive style. It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narrative style, argumentative style, illustrative style, literary style and applied style. Although narrative sty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yle, other styles are also widely used and indispensable. Therefore,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bondage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ful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various styles in the chronicles, and make it clear that the local chronicles are mainly descriptive and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styles.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江梅;;“充实的形式”:汉语文体形式考析[J];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01期

2 丁波;;论音乐对《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J];作家;2008年24期

3 曾锦标;;浅议中国近代以前文体演变与媒介的关系[J];语文学刊;2007年18期

4 曾锦标;;文体之辨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2期

5 吴承学;刘湘兰;;奏议类文体[J];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04期

6 杨东林;;开放的文体观——刘勰文体观念探微[J];文史哲;2008年04期

7 宋莉娜;;被动写作也需要“动情”[J];写作;2009年15期

8 刘欣;;论宋代家训的文体表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潘晓泉;文体演变的内在动力[J];江淮论坛;1990年02期

10 叶良旋;边缘文体简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承华;;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勇;避免文体形式研究的空疏之弊[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杨光祖;文体形式与文学创造[N];人民日报;2011年

3 魏安莉;文学界反思小说的文体[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李琳;文体形式比较与文化精神阐释的结合[N];文艺报;2010年

5 张学昕;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化[N];光明日报;2002年

6 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文体中心 刘秀娥;科学发展观在群众文体工作中的指导作用[N];大同日报;2009年

7 叶隽;对话:从“文体拓展”到“思想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马相武;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N];光明日报;2005年

9 郭建勋;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体学视角[N];光明日报;2005年

10 马相武;新技术承载文学新成员[N];张掖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逸新;汉代文体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姝慧;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倩;先秦文体的发生和文化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继业;汉代文体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舒艳艳;碎片·消费·狂欢:微博文体的媒介特质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4 张柳;行状文文体及宋前行状文考述[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健;语体与文体关系的一致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金静琦;网络“‘微’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柳迎春;关于九十年代以来文体实验的一些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英钦;1896~1919年我国报纸文体变革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李宏娟;辩文文体及宋前辩文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郜攀峰;先唐戒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9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