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浅议土族信仰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互助县纳家村庙会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17 19:57
【摘要】:纳家庙会和背经护青等活动表明,目前的土族信仰仍以藏传佛教为主,其它信仰为辅,呈多元共存的特点,多神信仰因事而择,各有功能。土族信仰处在一个信守与变化的阶段。
[Abstract]:The activities such as Na Jia temple fair and back sutra to protect the youth show that the current belief of the Tu nationality is still mainly Tibetan Buddhism, supplemented by other belief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coexistence, and the polytheistic belief is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has its own function. The faith of the Tus is at a stage of commitment and change.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社会功能研究”(批准号:09BM2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8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秀清;;土族民间宗教“勃”及其民俗功能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进;;论甘南地区民族多元一体杂居格局的形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柳忠明;;浅论明代河西走廊多民族新格局的形成特点与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3 张建军;;河州汉语方言成因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关丙胜;;河湟西纳地区一个多民族乡村的夏季民间信仰[J];黑龙江史志;2008年05期

5 徐敏;;乡村民间宗教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4期

6 周星;;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理论[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马婧杰;;试析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俗与道教——以民和、乐都两县民俗与道教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8 杨沛艳;;关于土族族源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9 赵英;;李土司家族的婚姻关系及其社会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张生寅;庞庆良;;明代对河湟区域社会的整合[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4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晓英;文化·网络与羊毛贸易:近代甘宁青回族商人(1894-1937年)[D];厦门大学;2007年

7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海龙;明代洮州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彩霞;明代岷州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通铃;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艺术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海明;陇南山区小城镇空间结构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亚娟;明代西番诸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英;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光毅;裕固族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08年

8 郎雪霞;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现状及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蔡金宏;明代安多藏区边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张生寅;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明清河湟土司[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彦;桑吉仁谦;;土族古歌节会中的农业文化[J];中国土族;2009年04期

2 ;土族纳顿[J];雪莲;2010年04期

3 马光星;;三川“纳顿”与水[J];中国土族;2006年01期

4 蔡秀清;;土族民间宗教“勃”及其民俗功能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鄂崇荣;;土族民间祭祀圈与信仰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星全成;土族民间故事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7 金鸿为;;土族姑娘溜溜[J];民族音乐;2005年04期

8 金官布;;土族山神崇拜[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李昕;叶姿含;;土族民俗及民俗音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李卓玛;;土族男儿[J];中国土族;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马雷君;;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育法律的价值取向[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吉莉;;新形势下的广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若干问题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陈洪林;;多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7 李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探索——以西安都城隍庙老商业街区更新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云生;;晋江多元文化的实质和特色[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匡长福;;宗教在构建北京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冬梅;;007系列影片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李世强;第五届中原武术庙会开幕[N];河南日报;2009年

2 孟菁苇;龙潭庙会摊位拍卖近日举槌[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乔申颖;文化庙会:姹紫嫣红闹新春[N];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孙晓胜 裴闯 孙浩 项开来 钟魁润 杨乾坤 盛山林;海内外共享春节快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赵斌 王嘉;水岸锦里掀开大庙会盖头[N];成都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剑雯;龙城民俗庙会赚足“牛”气[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记者路艳霞 牛春梅 李洋;新兴商业庙会以文促商呈牛市[N];北京日报;2009年

8 李佳;天津春节庙会人气旺[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张睿媛;正月初九 金殿庙会“重装”迎春[N];昆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冬 见习记者 刘培才;青龙宫庙会欲“申遗”[N];焦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白晓霞;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8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雁;多元文化激荡与军校爱国主义教育[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刘晓秋;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问题[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王娟;广告传播的文化透视[D];广西大学;2005年

5 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艺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我国美术鉴赏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慧源;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波;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的经济调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0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30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