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明代吐蕃十八族考

发布时间:2018-07-22 13:11
【摘要】:"西番十八族"曾长期活跃于宋、金、元、明等朝,是甘、青、川地区著名的吐蕃大族,对当地的政治、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宋、金、元、明时期的十八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十八族是指具体的18个部落;广义十八族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源于吐蕃六大姓氏之一的"董氏族姓"。元代十八族与岷州包家族有密切关系。岷州包家族原本是秦州近边的丁家族迁移而来,不大可能是董氏十八部族的后裔,但这并不妨碍进入元代以后一部分包家族已融入了洮、岷十八族,并成为洮、岷十八族的实际统治者。元朝末年包完卜v任十八族元帅府元帅,以及洪武年间岷州卫属下十八族军民千户所之千户与大部分百户均由包家族后裔担任便是极好的证明。洪武初年,洮州十八族在明朝的打击下消失了,十八族军民千户所也被中左千户取代,其土官身份也随之成为流官,这在明初西北"土流参治"体制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
[Abstract]:The "18 people of Western Fan", who had long been active in Song, J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ere famous Tibetan ethnic groups in Gansu, Qing and Sichuan regions,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local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eighteen tribes in Song, J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re divided into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The narrow sense of eighteen tribes refers to the specific 18 tribes, and the broad eighteenth clan is a general term, which originates from "Dong clan's surname", one of the six major surnames of Tubo. The eighteen families of Yuan Dynast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o family of Minzhou. The Minzhou Bao family originally migrated from the Ding family near Qinzhou, which is unlikely to be the descendant of Dong's 18 tribes, but this does not prevent some of the Bao families from entering the Yuan Dynasty into Tao, Min, 18, and Tao. The actual rulers of the 18 people of the Min nationality. At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Bao Wanyu served as Field Marshal of 18 families, as well as thousands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families under Minzhou and Wei in Hongwu period, and most of them were served by the descendants of the Bao family. This is an excellent proof. In the early years of Hongwu, 18 families of Taozhou disappeared under the attack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ousands of families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families of 18 nationalities were replaced by thousands of families from the middle to the left, and their earthen official status also became the official officials, which was a very special case in the system of "soil flow and management"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8JJD850215)的子课题
【分类号】:K281.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4 杨家俊;简论宋代的外商政策[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6 石硕;附国与吐蕃[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7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8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9 魏文斌,吴荭;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10 王艳明;瓜州曹氏与甘州回鹘的两次和亲始末——兼论甘州回鹘可汗世系[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赵静;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莉;宋代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2 周益;论宋代文官制度充分发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沛;遗嘱继承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中西方比较的角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魏小虎;《事类赋注》的文献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域;宋代赊买卖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周家凤;五代中央官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烨;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才让扎西;三世达赖和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麟;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南宋妇女的守寡与再嫁[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朱红梅;唐宋童子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壮族土司统治区农业开发的主要成就探因[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2 刘鹏;;老北京的中海和南海[J];北京档案;2011年07期

3 沈乾芳;;明代至民国时期彝族上层女性的地位及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郭作飞;;明正德《夔州府志》点校读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博文;;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前村领牲习俗调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徐春燕;;明清商业名镇荆紫关[J];寻根;2011年04期

7 丁慧倩;;从“都人南迁”到“出于回部”:明清山东青州回回历史记忆的变迁[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8 郎菁;;陕西历代进士数量及地理分布统计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吴建新;;明清时期广东的陂塘水利与生态环境[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10 ;绩溪 弹丸小邑故事多[J];长三角;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冠朝;陈育宁;;明代茶马贸易官营体制的制度框架研究[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井慧涛 马子强 王双红;叶县明代县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记者 程红根;修武发现明代军营[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张增堂;李京龙;茶马古道惟一幸存的集市[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成淇平;茶马古道上的寺登古集市[N];云南日报;2002年

5 记者 屈维英;河北万全长城毁掉千余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京华重现暮鼓晨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温德华;俺答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建筑;明代水西彝族及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吴建勤;滇东地区的明代汉族移民[D];西南大学;2007年

3 魏健一;明代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睿;魏o臁段魇络怼费芯縖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7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37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