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民国日文版《山西省志》的几个特点

发布时间:2018-08-03 20:19
【摘要】:民国初年,日本人运用中国地方志体例,使用日本语编纂出版了《中国省别全志》18卷,这的确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日本人为什么要编纂中国的省志系列丛书,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日本人编纂的省志有什么特点,它对中国现代方志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以日文版《中国省别全志》第17卷的《山西省志》为例,从分析该志的体例结构入手,对其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研讨,强调指出:以编章节目谋篇布局;运用总论、概述和无题小序,加强志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记述;使用互见法解决处理志书的交叉重复问题,在内容撰写方面坚持述而不论,采用形式多样的图表与文字相辅相成,完全采用调查报告材料编纂省志等等构成了日文版《山西省志》的重要特点。因为日本人不想把《山西省志》修成"集大成的著作",所以该志的上下时限特殊、篇目结构特殊、收录材料特殊、所记内容特别,使用对象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特殊个案,这不仅是日文版《山西省志》与民国时期所纂修的省市县志所不同的主要方面,也是日本人为简化志书结构、尽其所能以最少的篇幅和文字以提供最多信息和有价值数据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Abstract]: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Japanese used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to compile and publish 18 volumes of Special Chronicles of the Province of China in Japanese, which is indeed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and an important subject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study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hy did the Japanese compile China's provincial history series? what was their purpose?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vincial chronicles compiled by the Japanese, and what are their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Shanxi Chronicles of the 17th volume of the Japanese edition of the Special Chronicles of China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its style structure, discuss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adequacies, and points out emphatically that: making up the seal program for the layout of the program; applying the general theory, An overview and untitled preface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ity and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annal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lapping and repetition of the annal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utual sight; to persist in the writing of the conten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written, and to use various forms of charts and letters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complete use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materials to compile provincial records and so 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Japanese edition Shanxi Journal. Because the Japanese do not want to revise the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e" into a "collection of works," it has a special time frame, a special structure, a special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 special content, and a special case of a special group. This is not only the main aspec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e and that of the provinces, cities and counties compiled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also the Japanese people's artificial simpl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nnals. An attempt to provide the greatest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valuable data with minimal length and writing.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及特别计划中心;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莹;;方志史学的价值[J];才智;2011年02期

2 肖幼林;黄辛建;彭升红;;我国首批西藏方志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J];中国藏学;2009年04期

3 王熹;;论万历《顺天府志》的体例纂修特点与文献价值[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冯勰;;由中国古代地方志学科属性问题引发的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巴兆祥;;17-19世纪中叶中日书籍交流史的经济学分析:以地方志为例[J];清史研究;2008年02期

6 倪代川;康晓丹;;档案与地方志编修的历史考察(1949-2000)[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0年01期

7 段炼;;博物馆志编纂相关问题初探[J];上海文博论丛;2008年03期

8 张安东;;清代安徽方志编修述论[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王雪玲;;陕西乡土志及其史料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诸葛计;;志书凡例琐谈——从《龙岩市志·凡例》说起[J];中国地方志;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峗;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3 衡中青;地方志知识组织及内容挖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崔伟;《永乐大典》本江苏佚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孝忠;明清香山县地方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炳涛;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志芳;乐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彭升红;清代民国西藏方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玉玉;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于天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金辉;对《湖南通志》等地方志中有关清代灾荒及荒政记载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5 周振宇;道光《广东通志·金石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乔俊;地方志文化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陈鸿;乱世修志[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玫;科举、家族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08年

9 杜娟;伪满时期方志的编纂[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梓奕;洪亮吉的方志学成就[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广西地方志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名单[J];广西地方志;2011年03期

2 施均显;;滇桂方志同仁召开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座谈会[J];广西地方志;2011年03期

3 刘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召开地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J];中国地方志;2011年06期

4 李春华;;历史不能没有细节——看《方志中国》有感[J];黑龙江史志;2011年14期

5 ;《浙江日报》专版刊登《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五周年纪念文章[J];中国地方志;2011年06期

6 ;论众手成志[J];中国地方志;2011年06期

7 ;黑龙江省市(地)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召开[J];中国地方志;2011年08期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在四川大学举办培训班[J];新疆地方志;2011年02期

9 黄微云;;百色市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J];广西地方志;2011年03期

10 安焕晓;;在《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沧桑;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小咏;;地方志与传媒文化漫谈[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施均显;;广西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方志[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王平;;试述第二轮修志对文化建设进程的适应与促进[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5 施国俊;;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刘春生;;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与地方志工作创新[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曹玉凤;;利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8 孙景钰;;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上的讲话[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王锐;马德涛;袁家勇;高诗亮;;基于GIS的地方志信息与空间基础地理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汤海燕;;利用地方志为广东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服务[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战艳;中日文化交流始于7000年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澳媒;澳门将用10年编修地方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N];甘肃日报;2009年

4 任叶;杭州径山寺与日本东福寺签署法脉友好备忘录[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闫翠翠;民国初年济南的民众娱乐[N];联合日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何静;怀念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平山郁夫[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顾玉才;姗姗来迟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张晶;中日文化交流[N];江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晚 通讯员 盖延敏;郑洪峨荣获“中日文化交流特使”称号[N];临汾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梦婕 通讯员 蔡育权;台湾25县市地方志落户石狮[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2 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夏凤梅;《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葛继勇;《续日本纪》所载赴日唐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郭战涛;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书额;河北省地方保卫团研究(1901-1937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慧玲;阮刻《毛诗注疏(附校勘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衡中青;地方志知识组织及内容挖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陈忠康;《兰亭序》版本流变与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光英;清代海南地方志纂修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青青;民初浙江县级议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赵振华;民国初年长芦募捐活动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玉兰;现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时间意识差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雷伟平;《圣谕广训》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成爱;《陈氏礼记集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红梅;漆器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2年

8 顾培君;民国初年税制改革思想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9 王琳;民初社会与教育近代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闵芳;民国时期纂修的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62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162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