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
[Abstract]:Koguryo Wang was founded in the late Han Dynasty and di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for more than 700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Han groups flowed into Goguryo for various reasons.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uhu Sixt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end of Sui Dynasty were the four periods in which the Han people most concentrated in Koguryo; and the war led to captivity, took refuge in frustration, and avoided chaos. The capture of war was the four main reasons for the Han people to flow into Koguryo. Goguryo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resettlement of Han people.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史地》杂志社;
【分类号】:K2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子方 ,孙国平;隋《韩暨墓志》跋[J];北方文物;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立坤;万雄飞;白宝玉;;朝阳古城考古纪略[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2 马一虹;;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遗民归属意识的变化——以高句丽末代王孙高震一族及权势贵族为中心[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3 吕学明;吴炎亮;;辽宁朝阳隋唐时期砖构墓葬形制及演变[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4 祝立业;;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的分期、分类考察[J];东北史地;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蒙海亮;周隋总管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起东;林至德;;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J];文物;1984年01期
2 孙玉良;公元五世纪前后高句丽的发展[J];北方文物;1985年03期
3 刘炬;试论盖苏文[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5期
4 李淑英,耿铁华;两汉时期高句丽的封国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4期
5 祝立业;;略谈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6 陈大为;辽宁高句丽山城再探[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7 李淑英,孙金花;富句丽人饮酒酿酒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徐德源;高句丽历史与疆域归属问题补议[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5期
9 ;高句丽历史遗产概况[J];建筑与文化;2008年11期
10 赵欣;;夫余与高句丽的关系探略[J];东北史地;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张明皓;;浅析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建筑结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孙文范;;高句丽史的几个问题[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马一虹;;6、7世纪梲棬部族与高句丽关系考述[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金锦子;;试论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新罗与百济的同盟关系[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7 金锦子;;试论百济与北魏的关系——以百济的上表文为中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金成镐;金光熙;;永远的怀念——记姜孟山会长[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9 李宗勋;张暾;;7世纪前期的东北亚政治关系与白江之战[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玉春;;高句丽、渤海瓦当拓片[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琼 施芳 杨晴初;你对高句丽王城知多少[N];法制日报;2004年
2 本版撰稿:张丹 吴蓉 赵立;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古迹[N];吉林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立华;高句丽遗址的前世今生[N];中国商报;2004年
4 贺柏平 赵利;吉林省将办高句丽文化旅游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三大谜团[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包庆利;联合国专家组对高句丽申遗档案工作给予肯定[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冠一 孟凌云 记者 刘君;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N];吉林日报;2004年
8 魏存成;《图文高句丽》出版[N];吉林日报;2006年
9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曲直;古高句丽文化旅游资源亟待开发[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锦子;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三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D];延边大学;2007年
2 房奕;东亚国际秩序瓦解过程中的中古各国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3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英日;儒学思想对朝鲜半岛医学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王乐;中国境内渤海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宋卿;唐代营州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宋兆祥;中上古汉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姜云;韩国风流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高然;五燕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爽;高句丽兵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睿哲;高句丽遗迹出土砖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倩;三到六世纪高句丽外交策略的变化[D];厦门大学;2001年
4 佟士枢;辽宁高句丽山城遗址保护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5 罗冬梅;从宗教信仰看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乐营;论高句丽的自然宗教[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沈英淑;高句丽迁都平壤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8 郑元U,
本文编号:2211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1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