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崇拜与文化象征:对“嘉绒十八土司”历史文化内涵的探讨
[Abstract]:"Jialong Eighteen Tusi" is regarded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range of Jiarong Tibetan nationality,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concrete understanding, and there are some unreasonable points in each of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ighteen",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culture system of benzene religion.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ngxiong Benzism and the Jialong region,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 "Jiazong Eighteen Tusi" originated from the Benzism's digital worship of "18" and related symbolic culture. "18 Tusi" does not really mean.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eographical scope of Jiarong Tibetan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一般项目“清中叶至民国嘉绒藏区社会历史研究”(10BMZ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才让太;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2 杨嘉铭;解读“嘉绒”[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布凡;;川西藏区的语言关系[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2 李敬洵;;七至九世纪川西高原部族考[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3 郭声波;唐代弱水西山羁縻部族探考[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4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5 石硕;附国与吐蕃[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6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7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8 魏文斌,吴荭;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9 王启龙;1950-2000年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J];法音;2003年08期
10 杨嘉铭;解读“嘉绒”[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洪波;于洪志;;基于藏语语音学知识的语音端点检测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9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波;现代苗语方言鼻冠音声母声学实验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才让扎西;三世达赖和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谭晓平;汉语“被”字句的生成句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霞;仡佬语汉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邹立波;一个“边缘”族群历史与文化的考察[D];四川大学;2006年
6 冯瑶;羌族铠甲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秋花;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D];兰州大学;2007年
8 叶静珠穆;苯教寺院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敢;英壮中动语态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云;本教古史传说与波斯祆教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2 才让太;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3 李连荣;《格萨尔》史诗在西藏的传播特点[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4 杨作山;吐蕃与大食关系刍议[J];回族研究;2000年03期
5 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顿珠拉杰;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J];西藏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仲康;;“嘉绒”文化浅说[J];西藏研究;1993年04期
2 德吉卓嘎;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J];西藏研究;2004年02期
3 王建康;;嘉绒藏族的成因[J];西藏研究;1989年03期
4 陈东;;藏区边缘的宗教:雅安硗碛藏族乡宗教调查[J];西藏研究;2008年02期
5 刘志群;西藏远古时期文艺发展渊源[J];西藏艺术研究;1998年02期
6 黄布凡;象雄,藏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1期
7 计美玉加;简议佛苯两教在西藏历史上的争端[J];西藏民俗;2002年01期
8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J];西藏研究;1997年03期
9 邹立波;;从土司封号看嘉绒藏族土司与宗教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10 石硕;从有关止贡赞普父子史实的记载看藏文史料的两个不同传承系统[J];西藏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穷石;;“大鹏鸟卵生”神话——嘉绒藏族的历史记忆[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杨燕;走进丹巴感受嘉绒藏族风情[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2 青海社科院藏学研究所研究生 旦正加;话说藏历年[N];青海日报;2009年
3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N];西藏日报;2007年
4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二)[N];西藏日报;2007年
5 宋锡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冉玉杰;丹巴碉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狩湖;“四川女王谷”神秘在哪里?[N];四川日报;2007年
8 如斯;茶马古道上的昌都[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朗吉卓嘎;吐蕃止贡赞普和朗达玛灭教之比较[D];西藏大学;2011年
2 勒毛草;论藏族经幡及其文化内涵[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徐建军;试论清代乾隆年间嘉绒藏族地区改土为屯政策[D];四川大学;2006年
4 申鸿;川西嘉绒藏族服饰审美与历史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杨昌加;象雄王黎弥加及其象雄与吐蕃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索南旺杰;热贡山神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白赛藏草;1679-1705年西藏政教合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志国;盟誓与吐蕃社会[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9 林马健在;九寨沟达吉寺历史与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赵丹;内蒙古“查玛”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26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22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