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末民初达斡尔族文化变迁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20 16:31
【摘要】:清末民初,在沙俄入侵以及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被迫发生变迁。这一时期外部力量的干预在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历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达斡尔族社会的发展走向。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历程极为坎坷、艰辛,但却开启了民族近代化的进程,为达斡尔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直到现在达斡尔族现代化的进程仍在进行,分析文化变迁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初期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论述,以做引玉之石。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Daur nationality was forced to chan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vasion of Russia and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policy. The intervention of external forces in this perio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the Daur nationality, and even 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ur society to some extent. The process of Daur cultural change was extremely rough and arduous, but it opene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provided an inexhaustible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aur nationality. Until now, the process of Daur modernization is still going 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ultural chan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Daur culture chang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rom three aspec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平;总督锡良与东北边疆的开发[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2 王英利;清代黑龙江中俄经贸若干问题探要[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3 季淑芬;试论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的移民[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4 王景泽;清前期经营东北的军事战略失误[J];北方文物;1997年02期

5 姜艳;清末黑龙江行政设治与社会变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景泽;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东北地区的商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宋玉祥,李国平;抚顺煤矿区域工业化过程的社会背景与劳动力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3期

8 宋玉祥,陈群元;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9 陈立中;刘宇;;黑龙江站话的濒危性质及研究意义[J];文史博览;2005年20期

10 苏钦;关于清代布特哈八旗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3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长虹;“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7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华;清末至民国前期(1904-1931年)黑龙江人口职业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凌;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类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燕;清末松花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自然灾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鹏;清代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管理研究(1636-1860)[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欣霏;晚清东北地区的商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闫海冰;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变迁及森林景观变化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泽昊;徐世昌与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汤凤云;民国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移民研究(1912—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春丽;俄侨在哈尔滨的工商业活动及对哈尔滨的影响(1898—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敏;1912年~1930年东北关内移民与东北社会[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6年03期

2 车辚;;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及其成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谢溶;;清末民初昆明的社会生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康欣平;;有泰与清末西藏政局的演变[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韦学军;清末民初广西法政教育办学特点评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6 周群;;清末民初湖北地区的粮食问题[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7 徐玲;清末民初苏州典当业分布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8 胡绍华;土流并治的典范──清末民初西双版纳土流并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廉松心;;清末民初中国鸭绿江流域的朝鲜移民社会[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2期

10 隋丽娟;何丽文;;清末民初达斡尔族文化变迁原因分析[J];北方文物;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谢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饰的变化研究[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4 周松青;;试论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的社会功能[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陈新建;;句町国、西林教案与岑氏父子——西林县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之我见[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王能伟;马伯伦;陈平;;南京履历表上的曾用名[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7 涂耀军;;近代右江流域集散贸易圈及商人群体的变迁[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吕英凡;;北京金顶妙峰山香会简述[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9 蒋_╄,

本文编号:2388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388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