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第二轮志书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人工环境板块的辨析

发布时间:2019-03-07 23:01
【摘要】:首轮修志一直是将城乡建设内容粗分在经济部类中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记述,在第二轮志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涉及经济,同时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建设部类编纂有单独进行研究的必要。要想记述好,首先要界定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概念。本文采取对比方法,归纳了民国时期的志书、首轮志书建设部类内容的结构布局,并认为部分第二轮志书把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内容集中编写,甚至盲目跟风,人为割裂各有关行业的设施与经营的关系,造成基础设施板块、人工环境板块内容臃肿,而行业内容单薄的做法值得商榷。志书的建设部类应该因地、因志种制宜,科学谋篇布局,并对不同志种的建设部类结构提出大体的谋篇布局建议。
[Abstract]:The first round of blog revision has always been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ontent in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catego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f man-made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second round of journal books. Infrastructure not only involves economic, but also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spects, so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to compile separately. To describe well, we should first define the concept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contrast method, sums up the structure layout of the log books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first round of the Ministry of Journal Construction, and thinks that part of the second round of log book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even blindly follow the trend. The man-made sepa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ilitie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evant industries, resulting in the infrastructure plat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plate content bloated, and the industry content of the thin way is debatable. Th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ground, because of the measures of ambition, scientific planning layou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on-gay speci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proposal.
【作者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567号A2座5楼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类号】:F290;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彬;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增长问题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2期

2 郭磊;拓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适当引入私人投资[J];城市问题;1999年02期

3 康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投资;2000年09期

4 张艳萍;洪伟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1期

5 郑晓虹;高惠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6 郭康玺;;关于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商品化的探讨[J];投资研究;1987年03期

7 杨根子;;预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发展的SD模型[J];预测;1989年03期

8 乐燕鸣;加快支柱产业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J];上海企业;1996年12期

9 邢福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性分析[J];城市开发;1999年04期

10 ;视点[J];房地产导刊;200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龙;黄志烨;;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预警系统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温来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政府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成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键问题的控制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4 葛勇德;;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BOT方式[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荣国权;魏巍;张新举;;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化困惑与法律完善[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明松;;谈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方式[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严谷军;;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的创新方式——外国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李倩;李凤杰;;金融服务业对沈阳经济区基础设施支持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华玉;;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陶然;;制度创新与城市化——兼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建设[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昭政;邮政设施列入“城市黄线”[N];中国邮政报;2006年

2 记者 彭晓和;望花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N];抚顺日报;2007年

3 沈峰;尊重市场规则才能让公众受益[N];湖北日报;2006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魏东柱;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加快[N];开封日报;2008年

5 刘健;古冶今年将办好15件实事[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邱宝晖 同安记者站 叶文彬 杨心亮;创建提升软实力 古城荡漾和谐风[N];厦门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付强 赵蓓蓓;大手笔绘就新蓝图[N];吉林日报;2009年

8 记者 何奇;推进小城管向大城管战略转移[N];大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郑微;围绕职责加快创建进程[N];徐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肖琼 实习生 邱刚;地毯式巡查整改城市基础设施[N];黄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月升;多方参与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政府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郜建人;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4 孙洁;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管理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李惠先;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管理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翔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正光;结构布局修改静力重分析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D];吉林大学;2004年

8 金南顺;城市公共服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群;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嘉荣;西部城市化投融资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全军;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重庆大学;2001年

2 李富平;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朱晖;政府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方案优选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宁飞;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5 潘青;山东省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曾庆武;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BT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陶屹;积极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国内资本市场融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马静;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徐波;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UIIMS)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10 王卉彤;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2436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36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