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汉族“田社”习俗与春社关系探析
[Abstract]:Taking the custom of "Tian she" of Han nationality in Qingha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an she" and traditional spring society from four aspects: name and time, worship god and theme, sacrificial place and type, sacrificial ceremony and so 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ustom of "Tian she" is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 of traditional spring society in Qinghai Han nationality folk society in combination with ancestor worship ceremony.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8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3 王政;张正林;;清代方志中的社日习俗略考[J];农业考古;2009年06期
4 都兴宙;青海汉族的“社日”风俗及其他[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4期
5 李存福;青海汉族社、祖同祭习俗探议[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6 梅新林;《诗经》中的祭祖乐歌与周代宗庙文化[J];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正乾;中国古代土地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修松;立社与分封[J];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2 李立;从母神、冢土到五色坛——周人土地神崇拜的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4期
3 杨琳;古代社主的类型[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03期
4 潘国英;南方民间的土地神信仰[J];东南文化;1998年04期
5 彭德玉;“社”之浅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吴炳捳;澳门的土地庙和福德正神宝诞记趣[J];中国道教;2002年05期
8 彭兆荣;;从“泥土造人”神话的比较看“土”和“人”的关系——“推原神话”学习偶得[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9 张二国;商周时期社神崇拜的宗教学考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曾湘军;宇宙树神话·地母崇拜·生殖崇拜——溪州铜柱立柱形式的文化背景阐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昱;集大成之史苑佳作──《青海通》评价[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心雨;青海建省[J];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4期
3 魏明章;青海建省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刘喜堂;青海建省述评[J];西北史地;1994年01期
5 瞻甫;马麒经营青海面面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贺继宏;试谈民族卷中如何记叙汉族[J];新疆地方志;1993年02期
7 谢佐;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评《青海通史》出版发行[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王本敏;一部有价值的地方史研究著述——简评修订本《青海历史纪要》[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9 姚聪哲;十年来青海地方史研究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10 芈一之;青海地方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欣欣;;村田蓑笠野——记青海民和三川“纳顿节”的狂欢盛会[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崔永红;;学步漫谈——我做青海地方史研究工作的点滴体会[A];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1991年
3 卢明辉;;试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及其与中原汉族的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伍月;;一部珍贵的地方法规《青海会盟法典》[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雷阵鸣;;关于畲族研究的几个问题[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6 黄文虎;;乡人傩东西交流管窥[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杨志娟;;近代西北回族商人的没落与重新崛起[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袁纣卫;;近代回族皮毛贸易研究(1861—1937年)[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许竟成;;汉族——多氏族多民族的融合体[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汤芝兰;;云南水族社会调查[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任青子邋侯晋;“出僧官”祈福:汉族村庄里的藏传“社火”[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土族年节[N];青海日报;2008年
3 赵顺禄;神秘古朴的yJ祭遗俗[N];黄南报;2007年
4 罗广武;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N];光明日报;2008年
5 苏联昌;云南汉族源流寻根之据[N];云南政协报;2007年
6 赵锋;甘肃永靖:孔子后裔多回族,宗教信仰也多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达叶 许显洛;拉萨“3·14”事件真相暨西藏今昔大型图片展在大武举行[N];果洛报;2008年
8 徐涟;立足实际以人为本[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陈萍;白族服饰源流考[N];大理日报(汉);2005年
10 河平;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N];青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关凯;满族“消失”了吗?[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李文君;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哈斯巴根;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贡保东知;论民国时期青海蒙藏诸部的衰败及其历史原因[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马红艳;民国时期甘肃、青海回藏民族关系[D];宁夏大学;2003年
3 索南努日;风中的插箭节[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涛;吐谷浑史学浅议[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涛;略述匈奴与中原物质技术的交流以及汉匈在文化上的融合[D];西北大学;2003年
6 翟建红;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族势力在华热藏区的活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图雅;喀尔喀绰克图洪台吉生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扎西才旦;论喜饶嘉措大师对藏族文化和教育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刘向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汉族移民民间信仰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陆沅昕;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44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