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的特征与贡献
发布时间:2020-03-06 13:24
【摘要】:"蜀学"是在巴蜀大地孕育、发展,形成自己特色,并与中原学术互动互补的学术。"蜀学"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在制度创设(文翁石室、周公礼殿、蜀刻石经)、学术成就(易学、文学、史学、道教、禅学、小学、数术、方技等)、信仰体系(三才皇、五色帝)、经典体系(七经、十三经、十八经)、核心价值(道德仁义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造诣和精深的探究,对祖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当代"新蜀学"的重要资源。
本文编号:25851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J];天府新论;2004年03期
2 谢桃坊;;《蜀学》发刊辞[J];文史杂志;2006年04期
3 申禺;;《蜀学》第二辑简介[J];文史杂志;2007年05期
4 申禺;;《蜀学》第三辑推介[J];文史杂志;2009年01期
5 ;蜀学研究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袁苹,喻芳;四川省首届蜀学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胡昭曦;;巴蜀文脉之传承发展——宋代双流蜀学名人概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8 刘平中;廖春兰;;文化自觉与自强:试析“锦江六杰”对清代蜀学的恢复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9 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J];蜀学;2006年00期
10 查有梁;;蜀学浅议[J];蜀学;2007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舒大刚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教授;蜀学渊渊 历久弥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2585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8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