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至民国初年玉树藏族部落的变迁及其原因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时少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展评析[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5 高梅;;语言与民族认同[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6 吕红艳;;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比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7 李慕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改变形式及其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8 戴嘉艳;;物我同构 生生和谐——东北渔猎民族服饰、器具图案的文化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9 郑君雷;;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以夏至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为中心[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10 东人达;;本土化民族学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探索[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刘檑;;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启龙;张虎生;;多元文化相融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以拉萨大昭寺、关帝庙、清真寺为考察对象[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方媛媛;朱映占;;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屓甯;;从《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中“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看少数民族典籍对史学专题的研究价值[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马祥林;;探讨儒家师道推动和谐社会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的基本要素[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海强;格广民;苏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新引擎——草原文化与创意产业[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8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范宏元;循膀胱经背俞穴弹拨法合针灸治疗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荣亮;大连高校外专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洪;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慧君;论近代玉树纷争[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2 刘志毅;;大爱如春[J];民族音乐;2010年03期
3 杨斌;;“玉树凌风”?[J];咬文嚼字;2010年07期
4 王晶波;论民国初年的玉树之争[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温暖玉树:中国诗人志愿团专辑[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0年06期
6 丁玉辉;;用我们的热血重建一个新玉树[J];安徽文学;2010年08期
7 肖黛;;挽歌——祭奠在玉树4·14地震中死去的藏族同胞[J];雪莲;2010年03期
8 杨庆;;玉树 那个孩子在哭泣[J];雪莲;2010年03期
9 王作福;;玉树之恋[J];雪莲;2009年03期
10 杨丽梅;;写给玉树[J];今日海南;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贵华;徐锡伟;孙鑫U,
本文编号:2585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58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