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剑阁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3
【摘要】: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地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关隘文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之美誉。剑门天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剑阁城在此背景下兴起。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梳理剑阁城变迁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剑阁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始在今剑阁县境内设置当德县(治所在汉阳镇,故城名黄芦城),隶属于梓潼郡。三国时期,因倚大小剑山之势,蜀汉于此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东晋永和三年(347),于晋寿县境新置剑阁县(治所在下寺镇大仓坝,即小剑故城),剑阁之名始见于此。此后几经兴废。2003年9月,剑阁城由普安镇迁往下寺镇。剑阁城曾为州、郡、府、县治所,有1700多年历史。剑阁城是剑阁县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是,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繁,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对地方风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剑阁城城墙为明成化十年(1474)剑州知州孟璋修筑,此前防御主要依靠天然屏障。剑阁县地处群山环绕之下,进出剑阁需从两山夹缝通过。依托城市地形,东南部发展较好,西北部稍差。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内建筑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加。清代剑阁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民居、学宫、书院、寺观、店铺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剑阁城的户口数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剑阁县的农业历来是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为辅,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剑阁县的粮食生产并不理想,而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在满足自给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对外输出,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剑阁城的商业发展无以为继,市场曾经关闭。清朝统一全国后,四川政治局势逐渐稳定,剑阁城商业再度活跃,但总体水平较低。此外,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剑阁县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宋元明清时期,剑阁学校教育属于庙学制阶段,书院、私塾等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剑阁鹤鸣山作为五斗米道的肇始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教流传较早,影响较大。剑阁县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为剑阁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剑阁县解放后,剑阁城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也面临百废待兴的考验。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剑阁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剑阁城建城之初城区面积较小,城市整体规划时间较晚,历史文化遗迹遭到严重破坏。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剑阁城的发展极为不利。县城全面搬迁以后,旧城址破坏严重。因此,只有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调好剑阁城的发展与保护,科学地开发县境内的旅游资源,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9
【图文】:

广元市,四川省,位置,剑阁


第 2 章 剑阁城的兴起剑阁县地处四川北部的边缘山区,为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位于广元市西南部,介于北纬 310

本文编号:2805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805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