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3:02

  本文关键词: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之间的桥梁、族群认同的凝聚点、展现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教育不是节庆产生的原因,但却成了节庆的结果之一。研究土族节庆习俗,把土族在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时期,如何把保存民族文化和适应新的生存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凸现人们为了保存生命所作的斗争和思考。从而说明某一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变迁是因该民族的实际生存需要而产生和发生变化的,与该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生产方式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息息相关,从中探索新时期土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新的结合点和心理适应性,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关键词】:青海土族 节庆习俗 生存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89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导言7-15
  • 一、选题的缘起7-8
  •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8-9
  • 三、参考文献来源及其评价9-10
  • 四、关于土族节庆习俗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10
  • 五、主要理论假设10-11
  • 六、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1-12
  • 七、田野作业地区的基本概况12-15
  • 第二章: 土族节庆习俗的来源与类型15-18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5-16
  • 第二节: 土族节庆习俗的来源和分类16-18
  • 一、节日的来源16-17
  • 二、分类原则17
  • 三、土族节庆习俗的分类标准17-18
  • 第三章: 土族节庆习俗概述及其特点18-31
  • 第一节: 土族节庆习俗的基本概况18-28
  • 一、敬畏与崇拜—土族世俗节日18-27
  • 二、环境适应和人的自省—宗教性节日27-28
  • 三、族际交流的渠道和结果—民间集会28
  • 第二节: 土族节庆习俗的特点28-31
  • 第四章: 节庆习俗—土族生存理念的延续和嬗变31-40
  • 第一节: 节日与俗民生活31-34
  • 一、世俗生活与想象生活的桥梁31-32
  • 二、教育的平台32-33
  • 三、族群认同的凝聚点33
  • 四、积郁的宣泄与释放33-34
  • 五、展现民族文化的大舞台34
  • 第二节: 节日是生存经验的总结和延续34-39
  • 一、永远的游牧情结35-36
  • 二、敬畏天、顺从天与反抗天36
  • 三、互惠的交换关系36-37
  • 四、传承与变迁37-38
  • 五、勇于自我反省38-39
  • 第三节: 节庆文化与土族现代化39-40
  • 结论40-41
  • 参考书目41-42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42-43
  • 附录43-46
  • 土族节日现状表(表1)43-44
  • 访谈对象一览表(表2)44-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建宏;社区视角的青岛乡村节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51163.html

上一篇:匈奴史研究四题  
下一篇:八番土司源流考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