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6:54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隶属于临沂市。沂水城是临沂市北部次中心,生态型山水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沂水城曲折地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沂水城的变迁进行研究,以期为今沂水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西汉时期,沂水地区曾置东莞县(治所在徐家荣仁村)。西晋时期,东莞县迁至莒北。北魏孝文帝时期于此置新泰县。隋初改为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改东安县为沂水县(治所在今沂水城),沂水县名始见于此。沂水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沂山为北面屏障,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来人口的迁入对沂水县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沂水县多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沂水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自建城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城址一直没有变化。沂水城城墙修筑时间不详。据史籍记载,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以前为土城,天顺年间(1457—1464)知县陈孜以石筑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内建筑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清代沂水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学宫、书院、寺观、社仓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沂水城的人口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体上...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沂水县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位置②①山东省沂水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水县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65页
??仕?厍?烙小F?做法是将粘米面加糖和在一起,油炸成棒状,再用糖稀粘起来,压成一定规格的形状,再洒上一层白糖,切成小块即成。相传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沂水城北有一个财主,为了祈祷龙王降雨种麦,用黍米面、蜂蜜、花生油炸制成一种粘糕,摆在月下3晚,终得喜雨,后来传为名吃。①丰糕专门在中秋节期间制作。每逢中秋节来临,沂水人民纷纷制作丰糕以庆丰年,寓意“年年丰收,步步登高。”丰糕不仅在沂蒙地区流行,还销往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颇受消费者喜爱。因与沙琪玛相似,故又俗称“沂水沙琪玛”。图2—2沂水丰糕②4.语言民俗沂水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胶辽官话青州片。就山东境内方言分区来看,属于山东东区东潍片。根据地理环境和语音特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言区域:一是县城话,主要流行于县城及县城东部地区;二是西乡话,流行于县境西部高庄、夏蔚、王庄、王家庄子等四个乡镇,带有“蒙阴腔”;三是地处县境东北角的富官庄和何家庄子两乡,其方言带有东部邻县诸城的方言特点。上述三种方言差别不大,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流。5.民间艺术沂水县民间艺术种类丰富,主要有民间音乐、踩高跷、剪纸、彩扎、手绣等。民间音乐沂水县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民间歌曲,另一类是吹奏乐。民歌自古流传,内容丰富,著名的民歌有《沂蒙山小调》、《攻打沂水城》、《大烟袋》、《上冬学》等。沂水县文化馆搜集整理了150首民歌。吹奏乐器主要有大号、唢呐、笙笛、管子等,配有小锣、小钗。吹奏乐主要用于喜庆娱乐和婚丧场所。①李万鹏、山曼主编《中国民俗起源传说辞典》,明天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②本图采自沂水县人民政府网:www.yishui.gov.cn,2018年。
—3高桥手绣①
本文编号:3571967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沂水县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位置②①山东省沂水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水县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65页
??仕?厍?烙小F?做法是将粘米面加糖和在一起,油炸成棒状,再用糖稀粘起来,压成一定规格的形状,再洒上一层白糖,切成小块即成。相传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沂水城北有一个财主,为了祈祷龙王降雨种麦,用黍米面、蜂蜜、花生油炸制成一种粘糕,摆在月下3晚,终得喜雨,后来传为名吃。①丰糕专门在中秋节期间制作。每逢中秋节来临,沂水人民纷纷制作丰糕以庆丰年,寓意“年年丰收,步步登高。”丰糕不仅在沂蒙地区流行,还销往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颇受消费者喜爱。因与沙琪玛相似,故又俗称“沂水沙琪玛”。图2—2沂水丰糕②4.语言民俗沂水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胶辽官话青州片。就山东境内方言分区来看,属于山东东区东潍片。根据地理环境和语音特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言区域:一是县城话,主要流行于县城及县城东部地区;二是西乡话,流行于县境西部高庄、夏蔚、王庄、王家庄子等四个乡镇,带有“蒙阴腔”;三是地处县境东北角的富官庄和何家庄子两乡,其方言带有东部邻县诸城的方言特点。上述三种方言差别不大,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流。5.民间艺术沂水县民间艺术种类丰富,主要有民间音乐、踩高跷、剪纸、彩扎、手绣等。民间音乐沂水县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民间歌曲,另一类是吹奏乐。民歌自古流传,内容丰富,著名的民歌有《沂蒙山小调》、《攻打沂水城》、《大烟袋》、《上冬学》等。沂水县文化馆搜集整理了150首民歌。吹奏乐器主要有大号、唢呐、笙笛、管子等,配有小锣、小钗。吹奏乐主要用于喜庆娱乐和婚丧场所。①李万鹏、山曼主编《中国民俗起源传说辞典》,明天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②本图采自沂水县人民政府网:www.yishui.gov.cn,2018年。
—3高桥手绣①
本文编号:357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57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