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村落的空间秩序与社会关系
本文关键词:纳西族村落的空间秩序与社会关系
【摘要】:藏彝走廊的地理环境,是型塑各民族文化的空间物质基础,也是一种"空间的力",它使得纳西族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村落布局和空间秩序观。这些观念通过丧葬活动中实在空间和意念空间的双重体现,形成了纳西族空间中的社会关系秩序。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关键词】: 藏彝走廊 空间 社会关系 纳西族 丧葬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批准号:15ZDB1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藏彝走廊作为一个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其自然空间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黄应贵称其为“空间的力”,并指出这是“空间的物质基础塑造人类社会生活的能力”〔1〕。在地理学的解释中,是指物质性的地理形式或建构环境如何构成、限制、以及调节人类的社会生活〔2〕。因此,藏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愚;;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基本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2 冉光荣;;藏彝走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3 石硕;;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群向藏彝走廊迁徙路线之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4 胡不飞;;《李星星论藏彝走廊》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石硕;郑云峰;;藏彝走廊 腹地明珠[J];资本市场;2011年09期
6 周毓华;田廷广;;21世纪以来国内“藏彝走廊”研究考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赵心愚;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高泽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9 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10 艾南山;;藏彝走廊的地理-环境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2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刘辉强;;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尚云川;;“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文化特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曾现江;;藏彝走廊的蒙古祖源记忆与传说概论[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孙宏年;;20世纪的西康建省与藏彝走廊地区的发展初探[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7 艾南山;;藏彝走廊的地缘环境和发展刍议[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8 石硕;;神的居所:藏彝走廊中的碉楼——从民族志材料看碉楼起源的原初意义与功能[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10 邓平;;藏彝走廊“锅庄贸易”的机制和启示[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石硕 梁枢;藏彝走廊:思想的源地[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宋明;“藏彝走廊”上的凉山亮点多[N];凉山日报(汉);2006年
4 闵克;“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张原;对“藏彝走廊”的人类学审视[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周万任;尔苏藏族瑰宝——《母虎历书》[N];中国文物报;2014年
7 记者 陈四四;麦坪遗址 佐证藏彝走廊文化交流[N];四川日报;2006年
8 齐健;藏彝走廊沟通中国南北丝绸之路[N];西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2 陆刚;互动与相融[D];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灿松;白族商人与“藏彝走廊”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登凤;九龙县藏彝走廊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5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3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