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历史与视觉的影像表达
本文关键词:布达拉宫——历史与视觉的影像表达
【摘要】:布达拉宫作为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在近百年来的西藏摄影史中不断被拍摄,其象征意义也在不断被叠加。从被西方人凝视的"他者"到整合进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再到商业文化中的景观转换,布达拉宫的影像意义也正是百年来现代化进程的真实镜像。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他者 国家叙事 景观 消费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视觉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3CZW017) 2013年度西藏民族学院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凝固影像中的西藏视觉表达”(项目批准号:13myQP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1901年,俄国人崔比科夫从东南西北各个方位拍下了布达拉宫的第一批照片。正如天安门之于北京,布达拉宫不仅是拉萨甚至是整个西藏的标志,几乎每一个来到拉萨的人都会为布达拉宫留下影像。翻开近百年来西藏的摄影史,作为文化和政治符号的布达拉宫出现在不同的时空里,其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启耀;;文化和政治地标布达拉宫——20世纪20-70年代汉藏摄影家的藏区摄影[J];美术馆;2009年01期
2 蓝志贵;陈卫星;;从视觉政治到视觉文化 关于蓝志贵的西藏摄影[J];中国摄影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雷;焦自云;;拉萨古城的城市边界意向探析[J];华中建筑;2013年11期
2 梁忠翠;;为英国侵略西藏效力的谍报专家诺布顿珠[J];史林;2014年04期
3 杨恕;曹伟;;评清朝的西藏政策[J];清史研究;2012年01期
4 刘琼芳;;灾害与宗教:近代西藏权威竞争中的国家角色[J];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5 刘清涛;;“商上”补议[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6期
6 严仲连;姚伟;;西藏学前教育五十年[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央珍;喜饶尼玛;;西藏地方的摄政及摄政制度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金石;;见证历史的“桑登们”——鉴赏蓝志贵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摄影作品[J];新闻爱好者;2010年03期
9 吉俊洪;鲍栋;;藏族军事领域中的宗教性因素[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扎桑;;藏族特色饮食及其成因探析——以卫藏地区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百永;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及其实施研究(1927-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央珍;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邱熠华;论西藏近代史上的拉萨三大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李霞;街区记忆与旅游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张子新;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何通艳;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藏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娅;糌粑·米饭·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邹敏;巩固主权的努力与斗争[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毅;藏传佛教寺院地域性组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马广辉;拉萨乃琼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魏莉;试论《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的修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赵R,
本文编号:55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5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