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西银行与社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27 16:33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广西银行与社会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广西银行 社会力量 社会经济 历史地位
【摘要】:近代中国地方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旧中国金融业的超前发展和地方政府力量迅速上升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成整个金融事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国家银行、商业银行不同,地方银行有着自已独特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社会力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业务范围异常广泛,对地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文章以中国近代地方银行的典型——广西银行为载体,考察广西银行的业务、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的发展变化,以银行和主要社会力量以及广西社会经济的互动为文章的脉络,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探讨广西银行在广西社会发展变迁中的作用。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广西银行的发展、与主要社会力量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从全国视野中去透视广西银行等方面论述地方银行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发展。 第一部分主要从广西银行业务的发展、组织机构的不断变革、人事管理的逐步完善四个方面去探讨三期广西银行如何从一个银行的雏型到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银行的发展轨迹,分析影响广西银行发展变化的因素。 第二部分论述了广西银行与当时主要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包括与政权财政的密切关系、与传统金融机构、中央金融势力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和西方经济势力的关系。作为一个抗战前广西省内唯一的银行,广西银行与当时广西各种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对广西社会影响非常深远。在广西银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处在最中心,与广西银行关系最密切的是政权与财政,它与政权共存亡,对政权起到了直接支持的作用,政权的需要也左右着广西银行的业务方向;广西的财政能得以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广西银行的缘故。而正由于广西银行与政权财政的密切关系,使广西银行在建立后的很短时间得以发展壮大,并一步步地排挤原来执广西金融市场“牛耳”的银号,逐步确立自己在广西金融业中垄断地位。由于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落后的社会经济,长期以来,无其它新式银行涉足广西,而新桂系对广西银行的支持,又使广西银行在抗战前成功地抵制了中央金融势力和西方经济金融势力的渗透,为新桂系维持半独立状态提供了金融上的支持。处于第二层关系网络的是传统金融机构、中央金融势力。它们与广西银行由最初的相安无事到后来的合作与竞争。处于较外层的是西方列强的经济金融势力,它们基本上没有与广西银行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广西的其它行业与广西银行发生利益冲突。 第三部分分别从工矿交通、农业、商业和贸易这三个方面分析论述广西银行对社会经济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所起的不同作用。主要体现在:1、工矿交通方面。抗战前,以贷放业务为主,20年代以交通建设为重,兼顾工业,对广西交通建设的起步、工业的萌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0年代以工业特别是矿业为主,对广西公营工业矿业的蓬勃发展起了资金支持作用,对交通也有一定的贡献。抗战时期和抗战后,对重要工矿交通建设加大了贷放和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战时大后方的经济建设,对支持抗战和战后的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2、农业方面主要有农贷、投资仓储等业务。以农贷业务为主。起的作用相当有限。3、商业贸易方面。通过存放、汇兑等业务对广西商业大力支持,同时广西银行也因对贸易的统制、设商业机构经营商业而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商业的各个角落,大大地扩大了对市场的垄断。作为一个 WP=5 省银行,广西银行对打击商业投机、平抑物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社会大环境的恶化下,出于自身利益和规避外部风险考察,广西银行也参与了商业投机,对商业投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广西银行在不同时间对社会经济不同部门的不同作用是受各行业自身因素和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 第四部分试图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考察广西银行。首先论述近代时期省银行与商业银行国家银行相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然后从资本规模、业务经营、成效等方面论证广西银行在中国近代省银行和银行业中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广西银行在中国近代银行业和省银行这个群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省银行中处于较先进层次的银行,经营较为成功;总结广西银行发展历程、历史经验对当今的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民国时期 广西银行 社会力量 社会经济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97
【目录】:
- 中 文 摘 要4-6
- Abstract6-8
- 前 言8-11
- 一、 广西银行的建立和发展11-19
- (一) 银行业务的发展11-14
- 1 经营规模的扩大11-12
- 2 通汇范围的扩大12
- 3 业务种类的增多12
- 4 各项业务量的发展12-14
- (二) 组织机构的不断改革14-15
- (三) 人事管理的逐步完善15-19
- 1 以票号旧规为准绳的第一期广西银行15-16
- 2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第二、三期广西银行16-19
- 二、 广西银行与主要社会力量的关系19-29
- (一) 广西银行与旧新桂系政权19-21
- 1 与政权共存亡19-20
- 2 新桂系维持独立状态的有力工具20
- 3 旧新桂系政权的“御用银行”20-21
- (二) 广西银行与广西财政21-25
- 1 三期广西银行与广西财政的相互依存21-22
- 2 第三期广西银行和财政的分离与重新合一22-25
- (三) 与其他金融势力的关系25-28
- 1 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关系25-26
- 2 与中央金融势力的关系26-28
- (四) 与西方经济势力的关系28-29
- 三、 广西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29-47
- (一) 广西银行与工矿交通业29-34
- 1 抗战前的贷放业务30-32
- 2 抗战时期和抗战后的贷放投资业务32-34
- (二) 广西银行与农业的发展34-37
- 1 农贷业务34-36
- 2 投资业务和仓储业务36-37
- (三) 广西银行与商业、贸易37-45
- 1 存放款业务37-38
- 2 汇兑业务38-40
- 3 信托业务40-42
- 4 其它业务42-45
- (四) 广西银行对社会经济作用评析45-47
- 四、 全国视野下的广西银行47-53
- (一) 近代时期省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47-49
- (二) 中国近代省银行和银行业中的广西银行49-51
- (三) 广西银行发展历程、历史经验对当今的启示51-53
- 结 语53-54
- 注 释54-64
- 参 考 文 献64-6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彬洋;广西银行业务研究(1932-1945年)[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2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8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