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
【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青海藏族是藏族中的一份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青海藏族的形成,有别于西藏藏族。而清代对青海藏族的管辖,又与对西藏藏族的管辖有较大区别。本文以清代的青海藏族部落为研究对象,在探究青海藏族的来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清代对青海藏族管辖过程中所实行的各种制度,如土司制度下的土司、千百户、囊所等设置情况,并对清代青海藏族的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尤其是清朝对青海地区实行的政策及政策变化的原因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除以上外,又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田野资料等,对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组织、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做了论述。文章章节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从相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民间口碑资料入手,以目前青海藏族部落之果洛藏族为例,分析其来源,认为青海藏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并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论述了吐蕃王朝灭亡以来青海藏族在宋元明三代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主要对清代的青海藏族情况进行论述,并探讨清代在青海政策的转变及因政策转变而实行的各项制度,如土司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并探讨了藏族部落的兵制,清政府对藏族部落的法律制度以及藏族部落的习惯法等内容。此章节包含内容较多,既包括中央政府对青海藏族部落所实行的相关政策,也包含藏族部落内部处理各种事务的习惯法规及政策。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青海藏族的社会组织。其中除了探究藏族社会的社会阶层外,还探讨了部落组织、世俗组织和寺院组织的状况,以便对青海藏族的整个社会有个了解。 第四章依据有限的资料,对清代青海藏族的经济状况进行探讨,认为青海藏族的经济还是以畜牧业为主体,尽管也存在其他行业,但都没有对其经济形成大的影响,并以玉树藏族部落为主,分析了其经济状况以及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第五章论述了清代青海藏族的文化教育情况,以为其教育主要还是以寺院的经堂教育为主。在寺院中,分别学习密宗、显宗、天文历算、藏医药知识等,完全依照藏传佛教的清规戒律,正因为此,藏族人自懂事以来,就成为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众。而尽管儒学教育在河湟地区早已开展,但对藏族影响不大,毫不夸张的说,在清代,儒学教育根本就没进入到青海藏族人中。 第六章介绍和论述了清代青海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认为,从风俗习惯的内涵来看,也是多种文化并存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青海藏族来源的多元性。而在信仰中,除了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外,若对其民间信仰追根溯源,会发现其有别于西藏的本教,其中包含着很多原始信仰、自然崇拜中的内容。
【关键词】:清代 青海藏族 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30
- 一、选题的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26
- (一) 国内研究状况11-23
- (二) 国外研究状况23-26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26-27
- (一)研究内容26
- (二) 研究思路26-27
- 四、研究方法27
- 五、难点27-28
- 六、创新之处28-30
- 第一章 青海藏族的来源及历史沿革30-46
- 一、青海藏族的来源30-35
- 二、宋代的青海藏族及U厮Up政权35-37
- 三、元明时期的青海藏族37-46
- (一) 元代的青海藏族状况37-39
- (二) 明代的青海藏族39-42
- (三) 明代史籍对青海藏族的记载42-46
- 第二章 清朝在青海的政治建制46-94
- 一、顺治、康熙年间的青海藏族46-49
- 二、清代在青海藏区行政制度的确立及完善49-64
- 三、土司制度64-81
- 四、青海藏族社会的"政教合一"问题81-85
- 五、清代青海藏区的兵制85-88
- 六、清代青海藏区的法律制度88-94
- (一) 清代对青海的有关法律制度88-90
- (二) 藏族部落习惯法90-94
- 第三章 清代青海藏族的社会组织94-102
- 一、社会阶层94-96
- 二、社会组织96-98
- 三、寺院组织98-102
- 第四章 清代青海藏族的经济生活102-126
- 一、农业102-107
- 二、畜牧业107-111
- 三、商业、手工业111-117
- (一) 商业111-114
- (二) 手工业114-117
- 四、交通117-118
- 五、清代青海玉树藏族部落经济生活剖析118-126
- 第五章 清代青海藏族的文化教育126-136
- 一、文学艺术与史学126-130
- 二、教育130-132
- (一) 寺院教育130-132
- (二) 学堂教育132
- 三、天文历算132-133
- 四、藏医藏药133-136
- 第六章 清代青海藏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136-156
- 一、风俗习惯136-149
- (一) 服饰136-140
- (二) 饮食140-142
- (三) 居住142-143
- (四) 生育习俗与婚俗143-145
- (五) 丧葬145-147
- (六) 禁忌147-149
- 二、宗教信仰149-156
- (一) 藏传佛教149-153
- (二) 其他民间信仰153-156
- 第七章 结语156-160
- 参考文献160-174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174-176
- 致谢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建昌;清雍正王朝以来海西九蒙旗治所今址及历史地理诸问题[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年04期
2 马林;;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3 任乃强;泽旺夺吉;;“朵甘思”考略[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4 杨正刚;;苏毗初探(一)[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5 吴均;;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6 杨正刚;;苏毗初探(续)[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7 罗桑开珠;;玉树——古代的藏汉通道[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8 邢海宁;;藏族部落的称谓及命名类型[J];中国藏学;1992年04期
9 邢海宁;安才旦;;藏族牧区部落组织结构分析[J];中国藏学;1992年S1期
10 何峰;《番例》探析[J];中国藏学;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光国;;青海藏族族源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河;[N];西藏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2 秦永章;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丹;岳钟琪与雍正时期西北边疆的经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洋;清康熙雍正时期的年羹尧[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晓霞;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2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