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大祚荣族属新考

发布时间:2017-08-12 17:14

  本文关键词:大祚荣族属新考


  更多相关文章: 渤海 大祚荣 契丹 梲棬


【摘要】:由于《旧唐书》、《新唐书》史料来源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后来学者对渤海建国者大祚荣的族属问题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大祚荣父亲乞乞仲象所任舍利官、唐朝安置于营州的粟末梲棬的流向、大祚荣为粟末梲棬的史料来源等角度入手,认为渤海建国者大祚荣并非族出梲棬或高句丽,而是契丹。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渤海 大祚荣 契丹 梲棬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渤海移民研究》(项目编号:10BZS0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89
【正文快照】: 大诈荣的族属问题是渤海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外学界关注者甚众,但迄今未有统一的认识。主要观点有三:一是大祚荣为秣棶人,在具体细节上又分为粟末秣棶①与白山秣棶②两种;二是大祥荣为高句丽人;③三是大祚荣为渤海族人。④笔者在梳理渤海建国相关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上述诸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玉祥;渤海与契丹“世仇”之浅见[J];北方文物;1995年04期

2 李健才;唐代渤海王国的创建者大祚荣是白山梲棬人[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3 杨军;;梲棬诸部与渤海建国集团[J];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4 陈显昌;唐崔忻题名石刻[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5 徐自强;;《张建章墓志》考[J];文献;1979年02期

6 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孙秀仁;干志耿;;论渤海族的形成与归向[J];学习与探索;1982年04期

8 范恩实;;论隋唐营州的梲棬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1期

9 张昌熙;;天门岭地理位置之我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裴恒涛;;人世间到幽冥界的历史印记——读唐代墓志札记[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孙琛琛;周阿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录文校补[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胡可先;;杨氏家族与中晚唐文学生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邵颖涛;;论唐小说集的成书特征[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8 马格侠;李旦;;也谈唐代冥婚习俗及其原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孙秀仁;新中国时期渤海考古学的进展[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10 冯继钦;棬梲族共同体类型及其特征初探[J];北方文物;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马一虹;;渤海与后东突厥汗国的关系——兼及渤海建围初期的周边环境[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5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尚民杰;;唐代宫人、宫尼墓相关问题探讨[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8 陈玲;;释“曲”[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9 杨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释文校补拾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10 薛平拴;;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演变[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孙盈政;唐代后期的尚书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晶;唐代五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东明;唐代外戚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军兵;新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季明稳;唐代社会医疗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珂;中唐翰林学士诗歌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孙龙;唐前期西北边疆地区农民家庭经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秀梅;唐人养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树山;苏联学者论通古斯满语民族起源[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3期

2 杨保隆;勿吉地域西南部边至考[J];北方文物;1985年04期

3 董万];白山梲棬五考[J];北方文物;1986年02期

4 孙进已;渤海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5 王禹浪;梲棬黑水部地理分布初探[J];北方文物;1997年01期

6 魏存成;第二松花江中游地区的梲棬、渤海墓葬[J];北方文物;1998年01期

7 李健才;再论唐代高丽的扶余城和千里长城[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8 李健才;渤海初期都城考[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9 马一虹;古代日本对梲棬的认识[J];北方文物;2004年03期

10 沈仪琳;朝鲜史学界关注渤海史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昌熙;;大祚荣立国之地考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2 李健才;唐代渤海王国的创建者大祚荣是白山梲棬人[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3 卢伟;试论大祚荣、大武艺统治时期渤海对唐政策及其变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杨小平;大祚荣在渤海历史上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1998年03期

5 赵炳林;;再论大祚荣政权的族称和国号问题[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6 魏国忠;刁丽伟;;渤海国号初称“梲棬”再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郑英德 ,云樵;渤海诸城考[J];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8 施立学;;话说满族风俗谣(二)[J];学问;2003年04期

9 姜守鹏;;渤海隶属于唐朝[J];学习与探索;1982年04期

10 陈显昌;;渤海梲棬考[J];学习与探索;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竹;渤海大祚荣 建都敖东城[N];吉林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邢玉才;十年磨一剑 一朝见锋芒[N];延边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66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