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7-08-12 17:17
本文关键词: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摘要】:位于广东东南部的归善县,宋以前为越、俚等土著民族聚居地,虽然不断接纳南迁的中原汉人,但土著汉化总体上仍相对缓慢,故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及至宋元,随着持续有规模的汉人移民浪潮到来,此局面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汉取代俚成为主体民族,促使后者在加速汉化的基础上走向消亡。另一方面,瑶、畲、女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的利益冲突,也有出于对抗明朝政府需要的联合叛乱。通过铁与血的形式,畲族汉化也基本完成。冲突与融合非独发生在民族与民族间,还发生于汉族内部的不同支系间。明中后期,客家人大规模进入主要为广府文化的归善县,其间所发生的“土”、“客”之争,可被视为广府、客家的碰撞与冲突,其结果也是走向融合,并在语言上可找到证据。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其一从宋元归善农业、工商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显著发展,可见汉族已占居主体民族地位。其二,明代经济发展最显著的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融合对文化的促进也十分明显,证据是儒家文化在归善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形成某种崇儒风尚。宋元明归善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既是汉族与其他民族、汉族内部不同支系间融合的过程,也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地方社会逐步融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宋元明时期 归善县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27
- 一、相关概念10-14
- 二、学术史回顾14-23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23-27
- 第一章 宋以前归善地方社会与民族融合27-53
- 第一节 归善的地理环境与早期社会环境27-38
- 一、归善的地理环境27-28
- 二、先秦时期归善境内的越族人28-33
- 三、秦汉时期的博罗县治与越汉融合33-38
- 第二节 宋以前北人南迁与归善境内的政区变动38-46
- 一、"木鹅仙城": 两晋南朝北人南迁归善的传说解读38-42
- 二、南朝至隋初归善境内的政区沿革42-46
- 第三节 宋以前官府羁縻俚人与归善俚汉融合46-53
- 一、南朝至隋唐羁縻俚人之治与归善俚汉融合46-49
- 二、宋以前俚族是归善境内的主体民族49-53
- 第二章 宋元归善县民族结构的演变与经济文化的发展53-95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广东汉族三大支系向归善境内的迁移53-63
- 一、宋元时期汉族南迁浪潮与广东汉族的分化53-57
- 二、宋元时期广府、福佬、客家人向归善境内的迁移57-63
- 第二节 从宋元经济文化的发展看汉族主体地位在归善的确立63-86
- 一、农业发展与地方开发64-69
- 二、工商业的初步繁荣69-73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奠定73-77
- 四、文化教育的兴起与风俗的变易77-86
- 第三节 瑶、畲等族在归善县的出现与多元民族格局86-95
- 一、宋元归善境内的瑶族迁民87-89
- 二、畲族等族在归善的出现与多元民族格局89-95
- 第三章 明代归善县地方动乱、民族融合与国家控制95-128
- 第一节 明代归善县主要民族关系与地方动乱95-106
- 一、汉、畲关系是主要的民族关系95-98
- 二、嘉靖年间"峒贼"之乱: 汉、畲利益冲突及联合叛乱98-106
- 第二节 永安县的建置: 国家统治方式的转变与汉畲融合106-116
- 一、嘉靖末至隆庆初的设县之议106-109
- 二、隆庆年间永安县的析置与国家统治方式的转变109-111
- 三、赖元爵、蓝一清之乱与汉畲融合的基本完成111-116
- 第三节 明代归善县汉族支系的冲突与融合: 以广府和客家为例116-128
- 一、明代中叶以前归善汉文化主要是广府文化116-118
- 二、明代中后期客家人大规模迁入与"夥客胜主"118-124
- 三、广府、客家的融合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124-128
- 第四章 明代归善县民族融合的经济文化影响128-161
- 第一节 明代归善县民族融合促进下的经济发展与地区开发128-139
- 一、人口的迅猛增长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128-133
- 二、农工业的发展与东部、东北部的空前开发133-135
- 三、水路交通在东部、东北部的发展与重要地位135-137
- 四、东部、东北部商业地位的提升137-139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归善县崇儒风尚的养成139-161
- 一、学校的巨大发展139-144
- 二、科举取仕的繁荣144-148
- 三、地方教化与崇儒风尚148-161
- 结语161-166
- 参考文献166-180
- 后记180-181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深圳商报驻惠州记者 戴广军 通讯员 周洁 吴智敏;平海古城:岭南军事史活化石[N];深圳商报;2011年
2 蔡志祥 香港中文大学;田野与文献:《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及其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秦志勇;缅怀三洲田起义丰功[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迎;明清惠州城市形态的初步研究(1368-1911)[D];暨南大学;2012年
2 杨彬;惠州近代(1840-1949)城市景观构架变迁研究[D];深圳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