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军事交通地利影响初探
本文关键词:三峡军事交通地利影响初探
【摘要】:大三峡是巴蜀的水道,巴蜀是长江之头,三峡是颈,是长江军事地利的七寸。大三峡及其巴蜀是秦陇的肘腋之地,相比吴楚是喉吭与唇齿的关系。三者在军事上相互依存,对数千年中国军事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三峡 秦陇 吴楚 军事 地利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武陵民族走廊人口流动与生态变迁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1CZS018) 三峡大学求索基金“三峡(鄂西)水利文化与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关系研究”资助
【分类号】:F512.9;K29
【正文快照】: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争大多是利用三峡军事为走廊,而一举夺得天下的。三峡军事地理位置在全国军事大势中有“重中之重”之优势,这一区域在中国历代统一战争中的作用有史可鉴。对三峡的战争作用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与中原战争相类比,而应始终把它放在天下大势中来考察。[1]三峡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桂圆;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族起源及社会流动的关系——三峡盐文化简论(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刘宗萍;清代三峡地区的人口与土地问题试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姜志良;谈《六合县志·军事篇》[J];江苏地方志;1994年02期
4 王翔;《湖北军事大事记》出版[J];中国地方志;2003年04期
5 刘有才;评《方正县志》军事编[J];黑龙江史志;1994年05期
6 谢扬惠;浅谈《霍城县志·军事篇》的编写[J];新疆地方志;1998年02期
7 王占春;新保安:“锁钥重地”的军事文化底蕴[J];档案天地;2005年04期
8 王洁;;黠戛斯汗国政治制度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邹达开;关于地市县志军事卷探析[J];中国地方志;1996年06期
10 余新权,罗本武;把握地方军事特点,创新续志篇目[J];广西地方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柏泉;;三秦军事遗产的科学总结——评《陕西省志·军事志)的资治作用[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赵宝俊;;试论开封之盛衰[A];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高春平;;明代太原的城市建设[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余恒;;明代贵州妇女军政实践的社会背景分析[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陈新海;吴长征;;适应时代要求 充分发挥军事志在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服务功能[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靳建平;;谈《保山年鉴》的框架设计[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7 燕宝;;一块今立的古碑,民族融合的见证[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何达薷;;明清时期东山与台湾地缘关系发展浅析[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马宣伟;;以科学的态度写出科学的著作——读《重庆通史》的几点感受[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10 熊宗仁;;对贵州建省以来发展规律的思考[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于涛 薛兴东 本报记者 孙占稳;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N];河北日报;2003年
2 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二十三)[N];西部时报;2005年
3 刘忠;雕刻了的屯堡遗风[N];盘锦日报;2007年
4 《贵州建省六百年开发研究》课题组 张幼琪邋史继忠 王哿幸子;贵州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文明对话[N];贵州日报;2008年
5 王树连;明代战备图[N];中国测绘报;2004年
6 付连湖、李文超;丰宁惊现辽代大型城池遗址[N];承德日报;2005年
7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朱润胜 王爱冬;河北省斥资4.5亿元还原山海关历史街景[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瑞军 本报记者 曹丽娟 吴永哲;山海关:重塑天下第一关[N];河北日报;2004年
9 记者 肖洁 赵文;专家考证兰州建城已有2219年[N];兰州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海;府城阆中名垂“清史”[N];南充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永福;山西票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4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池立新;冒顿至握衍朐棶时期匈奴政权的盛衰及其原因探索[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索朗央珍;试析吐蕃王朝的非奴隶制社会性质[D];四川大学;2002年
3 胡浩宇;民国广东地方政府外债研究 1912-1937[D];暨南大学;2004年
4 宁侠;《译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小恒;从长沙地名看长沙城市文化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隋春兆;准噶尔诸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5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