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益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

发布时间:2017-09-02 15:27

  本文关键词:益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


  更多相关文章: 益阳 城市 现代化


【摘要】: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社会历史性跃进。城市作为现代化因素体现最为明显的地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开始逐步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时期。甲午战争以前的益阳由于特殊的原因,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受到延缓,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益阳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近代商业和航运业缓慢兴起,益阳的现代化因素才零星出现,城市现代化徐徐启动。但此时益阳城市现代化的各项建设均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影响力极其有限。然而无论如何,益阳城市现代化已经初见端倪,并为此后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国时期,益阳城市现代化建设在时兴时辍中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北洋政府时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伴随着新旧政权的交替和资本主义对工矿原料的需求,益阳的经济现代化取得了显著进步,并逐步渗透到政治、文教、医卫及民众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带动了益阳城市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嗣后因时局动荡,时起时落。国民政府时期,益阳城市现代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抗日战争以前,境内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政局相对稳定,国民政府也开始进行局部的建设,益阳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获得了明显的发展。尤其是冶炼、电力、纺织、食品加工、印刷、造纸、机械、化工等工业行业初具规模,经济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传统商强工弱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并向着现代化建设昂首阔步。可惜好景不长,益阳被日寇攻陷,城市现代化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当战后益阳城市现代化显露复苏苗头后不久,内战爆发又使得处于奄奄一息的益阳现代化事业濒临绝境。直至益阳解放,益阳城市现代化才又步入全新发展的轨道。 文章通过对1840年至1949年益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探索和研究,旨在理清益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脉络,全面而深入地展现晚清民国时期益阳城市经济、政治、文教、医卫及居民生活变迁的历史,从而探寻益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动因,以期为现今益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益阳 城市 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9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9-10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
  • 1.3 既往研究现状综述10-12
  • 1.4 文章的基本架构和研究方法12-14
  • 第2章 清末益阳城市现代化的起步与滥觞14-30
  • 2.1 传统因素与益阳城市现代化14-16
  • 2.1.1 区位与历史沿革14-15
  • 2.1.2 近代以前城市经济的境况15-16
  • 2.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益阳城市现代化的滥觞16-18
  • 2.3 经济与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启动抉择18-24
  • 2.3.1 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18-19
  • 2.3.2 工矿业的崭露头角19-22
  • 2.3.3 轮船运输业的兴起22-23
  • 2.3.4 近代邮电业的发轫23-24
  • 2.3.5 现代医卫事业的显露24
  • 2.4 政治现代化的起步24-27
  • 2.4.1 政治动员的开始24-26
  • 2.4.2 新式机构的创建26-27
  • 2.5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27-29
  • 2.6 小结29-30
  • 第3章 北洋政府时期益阳城市现代化的逐步推进30-60
  • 3.1 军阀混战与内政的混乱30-31
  • 3.2 经济现代化的继续推进31-37
  • 3.2.1 商业和手工业的艰难缓进31-34
  • 3.2.2 现代工矿业的初步发展34-37
  • 3.3 政治现代化的新进展37-45
  • 3.3.1 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扩大37-39
  • 3.3.2 政治体制的渐趋完善39-40
  • 3.3.3 党派群团的不断涌现40-43
  • 3.3.4 民主运动的高涨43-45
  • 3.4 民众社会生活的嬗迭45-54
  • 3.4.1 西方宗教文化的传播45-47
  • 3.4.2 民众物质生活的演变47-50
  • 3.4.3 社会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变换50-54
  • 3.5 城市交通的经营与维持54-55
  • 3.6 教育和医卫事业的拓展55-59
  • 3.6.1 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55-58
  • 3.6.2 医疗慈善事业的发展58-59
  • 3.7 小结59-60
  • 第4章 国民政府时期益阳城市现代化的曲折发展60-88
  • 4.1 国民政府前期益阳城市现代化的进展60-80
  • 4.1.1 工商经济的发展与日趋式微60-64
  • 4.1.2 金融机构的恢复重建64-66
  • 4.1.3 农业领域的新变化66-67
  • 4.1.4 政治现代化的曲折演进67-71
  • 4.1.5 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展71-73
  • 4.1.6 陆路交通现代化的肇端73-75
  • 4.1.7 邮电网络的扩充75-76
  • 4.1.8 文教事业的兴盛76-79
  • 4.1.9 慈善和医卫事业的前进79-80
  • 4.2 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80-81
  • 4.3 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和兵燹后的沦沉81-83
  • 4.4 战后益阳城市现代化的徘徊与衰败83-86
  • 4.5 小结86-88
  • 结束语88-92
  • 参考文献92-95
  • 致谢95-9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珠;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力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2 任银睦;现代化、城市化与近代城市现代化[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朱铁臻;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贵州;2003年03期

4 戴永光;胡庆春;赖世林;;益阳市域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艳;清末民初甘肃的城市近代化[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6 王继平;肖华;;论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J];求索;2006年02期

7 何一民;简论现代化主题与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范围的拓展[J];文史杂志;1999年06期

8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与外力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易永卿;李益群;;近代益阳城市文化勃兴的背景与契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易永卿;;近代益阳城市文化探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淮;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河清;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志刚;近代梧州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龙玲;近代长沙的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陈宏;岳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及其近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易永卿;近代益阳城市文化析要[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慧;济南与烟台城市早期现代化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雷晶;1800-1949年长沙现代化进程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向定洋;长沙城市社会近代化转型研究(1895-1911)[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9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79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