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神:陈化成与近代上海
本文关键词:城市之神:陈化成与近代上海
【摘要】:陈化成殉国后,上海陈公祠建成,香火不断,每年均有祀典,地方士绅例行祭拜。陈公祠成为上海民众活动的"场域"之一,感化着上海地方官员与民众,同时感召着经元善、王韬等文人士绅。陈化成从殉国将领到城市之神,从上海到中国,由海内及海外。他被百姓口耳相传,被文人吟咏歌颂,被书籍反复记载。本文主要叙述陈化成战死后,被纪念、歌颂、神化的过程以及陈公祠建立对上海地方信仰、区域社会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上海 陈化成 陈公祠
【分类号】:K878.6;K29
【正文快照】: 陈化成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在鸦片战争中,其抗击英军、保卫吴淞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吴淞之战考实、陈化成遗像画卷文物价值、陈化成家族史等。?本文主要叙述陈化成战死后,被纪念、歌颂、神化的过程;陈公祠的建立及对上海地方信仰、区域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必尧;陈化成与吴淞战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李国环;陈化成与吴淞战役考实[J];史林;1996年04期
3 何丙仲;;《陈忠愍公遗像诗卷》研究[J];南方文物;2006年01期
4 任晓初;对1842年吴淞之战的几点看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云;近代上海吴淞地区研究(1898年-1937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侯功挺;传统的再造[D];厦门大学;2009年
3 朱小卫;苏廷玉及其著述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松珊;;远东的“诺亚方舟”——论近代上海的犹太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2 徐新吾 ,何百谦;伦章造纸局考[J];社会科学;1979年01期
3 陈立仪,陆志濂,钱小明;解放前上海是怎样成为我国主要对外贸易中心[J];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4 陈金林;;上海郊县地名考——吴会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J];史林;1996年03期
6 徐剑雄;;晚清上海女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章银杰;金雪妹;;略论上海租界的城市化效应[J];邢台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匡丹丹;张婷婷;;略论上海政府举办的劳工福利事业(1927-1937)[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9 杨东晓;;上海:一个都市的风尚年轮[J];看历史;2010年05期
10 邹荣庚;三次历史性转折[J];档案与史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翁仲康;;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孙宅巍;;镇江军民的抗英斗争[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李朝贵;;辛亥革命前后的贵州鸦片状况[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斯信强;;辛亥革命与贵州西部的女子学堂[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水清;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1953-1956)[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坚;上海的宁波人研究(1843-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年
8 黄敬斌;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D];复旦大学;2006年
9 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珊珊;近代汉口港与其腹地经济关系变迁(1862-1936)[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民;近代上海商总联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妍;上海古塔历史文化信息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晓青;在沪日本传媒视野中的上海(1923-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宪文;近代上海十六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昱霖;《申报》广告视野中的晚清上海社会[D];苏州大学;2005年
6 陈志霞;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上海弱势群体的救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盛芳;近代浙北与上海的互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李灿;近代锡沪缫丝工业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芳正;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宏;1920年上海米荒中的社会舆论[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1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8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