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关于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整合的几点思考——从金毓黻对“东北”的界定说起

发布时间:2017-09-13 04:47

  本文关键词:关于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整合的几点思考——从金毓黻对“东北”的界定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地域 族群 文化 发展趋势


【摘要】:由金毓黻对"东北"范围的界定出发,对东北地域的涵盖范围、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的发展特点、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发展的归宿等进行了探讨。认为"东北地域"的提法较"东北地区"更为适合;东北地域文化分为两个不同的大类:一是本土化特征明显的族群文化;一是交融特征明显的混合型族群文化;东北地域的政权和族群积极参与构建多民族国家的实践,是东北地域族群和文化发展的主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关键词】东北地域 族群 文化 发展趋势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笔者虽然在1996年开始从事高句丽历史的专题研究,但在1986年选定汉唐历史作为我的研究方向时,东北地域的民族与文化即已成为关注的主要方面之一。随着对高句丽历史了解的不断深入,笔者感受到了研究视角单纯地局限于高句丽一个政权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因此于东北地域乃至东亚这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刁书仁;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定界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2 马孟龙;;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3期

3 李大龙;;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J];学习与探索;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尊;;辽泽:影响东北南部历史的重要地理因素[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倪屹;;穆克登碑性质辨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殷桂莲;;明朝“羁縻政策”与女真社会经济文化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4 董灵芝;;《柳边纪略》中的东北边疆满族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5 马一虹;唐封大祚荣“渤海郡王”号考——兼及唐朝对渤海与高句丽关系的认识[J];北方文物;2002年02期

6 吴树国;;试述金代黑龙江流域的盐业[J];北方文物;2007年04期

7 卜常益;;辽宁岫岩城南遗址[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8 郝素娟;;清代东北流人生存状态探析[J];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9 王询;;中国南北方汉族聚居区 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1期

10 牟雪松;;浅析吐谷浑在中西交通史上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一民;;论9世纪前中国对鄂霍次克海的认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李林;;汉魏辽东壁画墓分区与分期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花子;;中韩两国有关“间岛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4 王光;;渤海国——东亚古代璀璨的流星在医巫闾山的文化遗痕[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周伟洲;;丝绸之路与古代民族[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石云涛;;3—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9 孙力舟;;西汉时期东亚国际体系的两极格局分析——基于汉朝与匈奴两大政治行为体的考察[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10 刘智文;;双向认同——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探析[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扬;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连建丽;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芳;明末辽东经略文献资料的文学特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德卫;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对东三省损失的调查与索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顾文娟;《盛京时报·妇女周刊》与伪满时期妇女教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温延静;吉林劝业道农业活动述略(1907-1912年)[D];吉林大学;2011年

7 魏清华;党项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黄玲;宋代使金行记文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新成;明代辽东与山东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康熙六年《蒙古律书》[J];历史档案;2002年04期

2 秦国经;18世纪西洋人在测绘清朝舆图中的活动与贡献[J];清史研究;1997年01期

3 冯尔康;清初的剃发与易衣冠——兼论民族关系史研究内容[J];史学集刊;1985年02期

4 杨昭全;;清代穆克登查边及中朝两次勘界[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期

5 刁书仁;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定界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6 李花子;;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2期

7 徐德源;长白山东南地区石堆土堆筑设的真相[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02期

8 徐德源;穆克登碑的性质及其凿立地点与位移述考——近世中朝边界争议的焦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1期

9 汪前进;历史上中朝两国地图学交流[J];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启勇;文化整合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郑文宝;新时期文化整合的重新建构[J];学术交流;2003年10期

3 谢国先;文化整合与社会变革[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2期

4 许士密;;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解读[J];理论探索;2006年02期

5 龚武;;文化整合与个性凸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严天钦;石坚;;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整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许苏民;;中国社会的文化整合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8 张宗奇;;文化整合刍议[J];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01期

9 陈茹荪;文化整合的现实价值[J];思想战线;1998年S1期

10 扈海鹂;全球化与文化整合[J];哲学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自知;;“珠联”与“璧合”——对企业重组与文化整合的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白大虎;;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伟;;试析烟草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及其对策[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裕锴;;法眼:理一分殊与出位之思——试论佛禅思想对宋代文化整合会通思潮的影响[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兰 特约嘉宾:朱竹林;新联想文化整合是如何进行的[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彭韶 通讯员 屈春平;文化整合:企业资产重组的内在纽带[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华峰;企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整合[N];中国民航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程瑞云;文化整合应与战略整合并行[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赵国珩;兼并重组,文化整合须慎行[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尚志伟;企业重组中文化整合不可小觑[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陈建新;以文化整合促服务水平提升[N];中国石油报;2003年

8 陈建新;以文化整合促服务水平提升[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苑茹;浅谈企业重组后的文化整合[N];山西党校报;2011年

10 张玉香;走进俄罗斯,跨文化整合最重要[N];中国经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健;我国子强母弱型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薇;孙中山文化整合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雯;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成本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3 沈月华;企业兼并中的文化整合与企业家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阴澍宇;中国当代文化整合的理论探讨[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罗菲;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陈乐;诺基亚与西门子并购中文化整合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王翠果;基于行为经济理论的战略联盟文化整合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帅珍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案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印越;从兵法思想中体现出的跨文化整合看英汉商标中动物词的翻译[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10 童玲;文化整合在银行并购后的功能及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1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41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