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与“多元”——访著名民间文化学专家郝苏民先生
本文关键词:“一体”与“多元”——访著名民间文化学专家郝苏民先生
【摘要】:郝苏民先生长期从事民族学、民俗学、蒙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科学研究中强调民族间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各自变迁、互化,认为中华民族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保护和建设"一体中国"的过程。多元一体是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文化现象。我国56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源点,并在历史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中,既保持特色又彼此渗透而形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凝结成一个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编辑部;
【关键词】: 郝苏民 学术思想 办刊理念
【分类号】:K28
【正文快照】: 郝苏民,男,回族,1935年生,宁夏银川市人,1954年12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民族研究》资深主编。他兼任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平川;;地域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范式意义——评《情源黄土地: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民间文化阐释》[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郑秀德;;中国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节日[J];英语知识;1994年01期
3 楚迅;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J];民间文化;1997年03期
4 凌云岚;鲁迅与民间文化——游子的精神返乡之旅[J];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01期
5 安德明;第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北京召开[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4期
6 ;从文化主权的高度看待民间文化[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6期
7 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8 高义龙;论越剧的民间文化基因[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胡建华;喻峰;;民间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5年12期
10 朱云涛;;断裂还是延续——论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关联[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关于陕西民间文化产业化的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孔德安;;关于我国民间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3 李细枚;;传统文化呈异彩 民间艺术谱新篇[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丁宗伟;;浅谈如何培育发展民间群众文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赵莹莹;;民间文化的另一典型——试论会道门文化及其特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张鹏宇;;民间文化与旅游及其产品开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玖香;;碧石渡镇民间文化活动调查与思考[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马知遥;;寒食、清明的人文传播和现代传承——以山东当地清明节习俗为例[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9 金煦;;民间文化 与时俱进[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游自荧;陈泳超;;“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事记[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冀文海;保护民间文化遗产需要法律盾牌[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刘德伟;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得到认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记者 刘先琴 李可;河南认定和命名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杜再江;我省7名民族民间艺人上榜[N];贵州民族报;2007年
5 记者 陈茁;民间文化之乡越来越多[N];河南日报;2006年
6 徐冠一;三十九位传承人脱颖而出[N];吉林日报;2007年
7 潘英 郑英;13项江阴民间文化申报省级“非遗”[N];江阴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婷;散落民间的“珍珠”亟待串成项链[N];文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海峰;她把“小河美女”请到美国展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民革上海市委会;扩大上海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的建议[N];联合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莉;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占敏;都市村落中的传统舞蹈的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威;论中国近代小说中的民间因素[D];南开大学;2013年
5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8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燕;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萌;县域民间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磊;庄河市民间文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楚天;洪恩寺的影像“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5 王文雅;民间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蔡颖莹;从民间文化遗产到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7 阿扎提古丽·依米提;巴扎交响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志云;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嘉莉;动漫题材与民间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绮;从河南民间道情看民间文化生存语境的历史及变迁[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2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4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