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香港公共卫生改革
发布时间:2017-09-16 21:06
本文关键词:19世纪后期香港公共卫生改革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且很快发展成为英帝国殖民体系中重要的贸易港口。与此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超出了这座城市的承受能力,加上闷热潮湿的气候,导致香港住房拥挤、卫生条件极差,使其成为诱发传染病的温床。19世纪,面对香港传染病的不断爆发,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尤其是公共卫生改革。期间英国向香港派遣了多位殖民医官和卫生特派员,对香港的卫生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中英国皇家卫生特派员奥斯伯特·查德威克(Osbert Chadwick)曾三次来港并对香港的卫生环境做了全面考察,完成了著名的《调查报告》,这是香港公共卫生史上重要的一步,也是英帝国殖民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正是以19世纪香港公共卫生改革为背景,选取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为研究对象并且运用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主要考查了英国皇家特派员查德威克以及其他殖民地医官的公共卫生改革思想。通过对这些报告的解读及其执行情况的分析,揭示了英帝国统治下香港各阶层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揭露了帝国政府在加强医疗卫生掌控和社会控制上的作为及其本质。
【关键词】:殖民医官 鼠疫 香港 公共卫生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09;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10
- 一、19世纪后期香港公共卫生改革的背景10-13
- (一)香港的环境卫生10-12
- 1、香港的自然环境10
- 2、香港的社会环境10-12
- (二)香港殖民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12-13
- 二、殖民医官的卫生改革思想13-21
- (一)菲尼亚斯·艾尔斯医生(1806年——1859年)13-14
- (二)F.W.克拉克医生(1837年——1921年)14-15
- (三)D.B.布朗医生(1853年——1930年)15-16
- (四)威廉姆·辛普森医生(1866年——1923年)16-17
- (五)奥斯伯特·查德威克医生(1844年——1913年)17-21
- 1、住房问题19-20
- 2、排水以及供水问题20-21
- 3、厕所以及人体排泄物处理问题21
- 三、殖民医官卫生改革思想的践行21-32
- (一)改革思想的实施情况21-24
- (二)改革思想未落实的原因24-32
- 1、华洋分治的历史传统26-27
- 2、香港华人社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27-30
- 3、香港华商的崛起30-32
- 四、鼠疫的爆发与公共卫生改革的推行32-41
- (一)搜查患者并进行清洁和消毒33-34
- (二)收回和清洗太平山34-35
- (三)搜捕老鼠35-36
- (四)隔离和处理伤亡者36
- (五)房屋建筑改革36-37
- (六)供水和排水问题的解决37
- (七)太平山地区的重建37
- (八)其他改革措施37-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国际大会闭幕 大会向全球发出《行动呼吁书》[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11期
2 董建荣;我国21世纪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2期
3 陆荣柱,姜庆五,陈自强;美国建设21世纪公共卫生体系的十项原则介绍[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2期
4 杨R,
本文编号:865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6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