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论周村开埠与丝绸业的兴衰(1904-1937)

发布时间:2017-09-16 21:22

  本文关键词:论周村开埠与丝绸业的兴衰(1904-1937)


  更多相关文章: 周村开埠 胶济铁路 近代化 丝绸业


【摘要】: 周村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乡。清朝初期,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周村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并在清朝末年崛起为山东省著名的工商业城市。1904年胶济铁路即将通车,德国必定借助胶济铁路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山东内陆。为了保护利权,山东主动将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开辟为商埠。 周村地处山东东西大道上,鲁沂山区与华北平原在此交汇,交通位置极其便利,此外周村附近地区有良好的蚕桑业基础,开埠之前的周村就是一个著名的丝绸业中心。1904年丌埠后,周村经济走上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作为传统行业的丝绸业率先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由家庭手工业向机器工厂过渡的转型过程中,周村丝绸业发展表现出了新的气象。在技术层面上,不论缫丝业还是丝织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蒸汽缫丝机大量使用,铁木提花机得到推广;在生产规模上,出现了机器工厂,家庭小作坊逐步向机器工厂过渡;在企业管理中,斤始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最后,由于周村丝绸市场的扩大,与外国的联系更为密切,逐步纳入了国际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这些都是与传统丝绸业发展不一样的表现。 胶济铁路的通车,促进了周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促使济南、博山、张店等一些城市兴起,它们抢夺了周村的部分市场,对周村的经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开埠后周村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尤其人造丝的大量倾销,导致了周村丝绸业走向了衰落;1916年吴大洲在周村成立了护国军政府,肆意在周村抢劫掠夺,对周村经济破坏很大,使很多商号资本开始转移到济南;此外,周村丝绸业普遍存在资金少、规模小等弊端,这些都导致了周村丝绸业的衰落,以至到建国前已奄奄一息了。 1904年的周村开埠,是山东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既有维护利权的政治意义,也有发展经济的现实意义,它是山东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重要起点和标志之一,它也改变了山东市场经济的秩序,今天山东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布局,都深受开埠的影响。 长期以来,丝绸业一直在周村经济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周村经济以丝绸业而兴,伴随着丝绸业的衰落而没落,近代周村丝绸发展史就是一部近代周村经济发展史。今天我们漫步在周村大街上,徜徉于全国唯一的丝市街和绸市街,我们仍能感悟到当年“步步闻织机,家家织绸缎”的盛况。只要我们以史为鉴,汲鹊蹦攴⒄咕,

本文编号:865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65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