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西会馆神灵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21:02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江西会馆神灵文化研究
【摘要】: 会馆是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江西会馆于明永乐年间在北京首见雏形,“祀神”便作为其的一个重要基本功能而存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和社会实践,“神yG报”并不是建馆的惟一目的,而是借助神灵的力量,最大程度的凝聚同乡或同业的团结与合力,以达到建馆者们“崇乡谊,敦信义”的目的。 本文试通过对明清时期江西会馆发展的概述,从宏观上对这一时期江西会馆的神灵文化做一概述。通过大量地方志及各地方文史资料的查阅,总结出这一时期江西会馆中祭祀的各种神灵的名目及祭祀的各种活动。作为江西会馆的万寿宫本身就是一个祭祀的场所,所以“祀神”对流寓异地的江西人来说除了承担部分民间信仰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整合功能。当然,对神灵的崇拜不仅是民间社会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被国家统治者适时地加以利用,以更好地巩固其统治,有效地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时期 江西会馆 万寿宫 神灵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1
-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6-7
- 二、学术史回顾7-9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本文思路9-11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江西会馆概述11-28
- 1.1 明清会馆的内涵界定与文化蕴意11-14
- 1.2 江西会馆的起源与空间分布14-24
- 1.2.1 最早的江西会馆14
- 1.2.2 京师的江西会馆14-16
- 1.2.3 工商市镇中的江西会馆16-21
- 1.2.4 移民乡井中的江西会馆21-24
- 1.3 江西会馆的职能作用24-28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江西会馆的神灵文化28-56
- 2.1 会馆建筑文化28-32
- 2.2 会馆的神灵崇拜32-52
- 2.2.1 会馆神灵的设置33-40
- 2.2.2 会馆神灵的脸谱40-45
- 2.2.3 会馆神灵的祭祀活动45-52
- 2.3 会馆神灵崇拜的特征52-56
- 2.3.1 现实性的功利动机52-53
- 2.3.2 会馆祭祀的地方特色53-54
- 2.3.3 信仰意识上的伦理、人文色彩54-56
- 第三章 明清江西会馆祀神的社会功能及政治内涵56-61
- 3.1 会馆祀神的社会功能56-58
- 3.2 会馆祀神的政治内涵58-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70
- 后记70-7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7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丹;乡土记忆与社区整合[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朱芳;祀殿·会所·纪念地:清代以来江西宁州万寿宫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黄建胜;湘西地区江西会馆功能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4 刘亮;江西许真君信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娜;明中后期至清中期斩妖禳水灾叙事仪式研究[D];大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1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7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