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论古即墨城的盛衰

发布时间:2017-10-02 08:34

  本文关键词:论古即墨城的盛衰


  更多相关文章: 古即墨城 五都之一 商业名城 战争破坏 盛衰


【摘要】:古即墨城兴建于春秋后期的齐国,它因特殊的战略地位而成为齐国五都之一、商业名城。齐国灭亡后,古即墨城虽在西汉一度保持兴盛,成为胶东郡治、胶东王都,但在新莽时期逐渐衰微,渐失郡治或县治的资格,至隋唐时期迁至现在的即墨城。古即墨城衰微的主要原因,一是和平时期,古即墨城因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而被边缘化,并被交通便利的平度城所取代;二是战乱时期,古即墨城因战略位置重要而屡遭战争破坏。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即墨市博物馆;
【关键词】古即墨城 五都之一 商业名城 战争破坏 盛衰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一、古即墨城的修建古即墨城又称朱毛城,位于现山东省平度市东南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后人为了与隋朝之后即现在的即墨城区别,称之为古即墨城。《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记载:“古即墨城,齐初并莱,以莱故都辽远,建此城于莱国之中。北依群山,南控介莒,名朱毛城,后为即墨。”[1]3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J];文史哲;198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殿华;县郡渊源考[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5年Z1期

2 齐廉允;;齐亡秦兴的政治制度因素探讨[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3 李沁芳;;浅析晋国军队的构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张功;;管子学派立法理论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J];齐鲁学刊;2000年05期

6 邵炳军;晋文公灭国夺邑系年辑证——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晋灭国夺邑系年辑证之四[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程洁;;中国宪法的制度改进与路径选择[J];清华法治论衡;2013年01期

8 赵庆淼;;齐国置“五都”说刍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严冬;《周礼》军制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kR[;gq周烰系楲挊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郭明月;东周时期的立法与司法[D];南开大学;2012年

10 张信通;秦汉里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凡;先秦战争中的河内[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宝允;齐国“编户齐民”和基层社会组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占青;春秋晋卿魏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群;地方行政视角中的中国早期国家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小召;论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D];四川大学;2006年

6 何新;春秋时期鲁国家臣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郭秋娟;战国军事驻防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赵晓龙;先秦世禄制向俸禄制的历史转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晓琳;沂源东安故城调查与浮来、盖邑考略[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白艳芳;春秋晋国愪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舸;;庄园轶事[J];青岛文学;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958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58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