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试论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制

发布时间:2017-10-08 14:35

  本文关键词:试论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制


  更多相关文章: 藏缅语族 父子连名制 连名类型


【摘要】:藏缅语族中普遍存在着父子连名制的历史记忆。本文对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分布、一般性、特殊性、作用及其产生和消亡,做了系统的论述。 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除了最基本的“父—子”式连名类型外,还有“祖—父—孙”式、“家支—父—子”式、“姓—父—子”式、“祖—孙”式等连名类型。连名类型在一个谱系中是比较稳定的,至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但连名的具体操作模式却变化多样,往往一个谱系是由若干种具体连名形式构成,而非固定单一的。笔者将其分为并列式、缩音式和嵌音式三大类,按不同音节又细分为八小类。 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制与其他语族内的连名制相比,不仅具有连名制的一般性质,而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其一般性表现为“排男不排女”、虚拟谱系的普遍存在和依靠口耳代代相传;其特殊性表现为亲名前连性,而其它语族的连名制多为亲名后连,即“父—子”式与“子—父”式的差别。 对于没有文字、或虽有文字但使用范围极其狭窄的民族而言,这样的命名方式无疑对建立和巩固有序的社会秩序、增强民族认同、增进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建立在父子连名制基础上的各族家谱,为后来致力于从事民族研究的人员的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制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物。其次,祖先崇拜观念的根深蒂固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两者互为依存。然而,随着氏族内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变以及外族文化的冲击,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开始逐渐推出历史舞台,被更为先进的命名文化取而代之。 关键字: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连名类型
【关键词】:藏缅语族 父子连名制 连名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导言8-12
  • 一、父子连名制在藏缅语族中的分布12-30
  • 1、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基本连名类型12-19
  • (1) “父—子”式13-15
  • (2) “父—子”式之外的其他连名类型15-19
  • 2、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具体连名形式19-28
  • (1) 并列式20-24
  • (2) 缩音式24-25
  • (3) 嵌音式25-28
  • 3、藏缅语族中不存在父子连名制文化的民族28-30
  • 二、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30-38
  • 1、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一般性30-33
  • (1) 排男不排女30-32
  • (2) 虚拟谱系的普遍存在32-33
  • (3) 依靠口耳相传代代承递33
  • 2、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特殊性33-38
  • 三、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作用:38-42
  • 1、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社会效应38-40
  • (1) 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38-39
  • (2) 增强民族认同、增进社会凝聚39-40
  • 2、父子连名制是传承历史的语言载体40-41
  • 3、具有民族识别的参考价值41-42
  • 四、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产生及其消亡42-50
  • 1、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产生的原因42-47
  • (1) 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产生的必要条件42-45
  • (2) 祖先崇拜是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产生的重要原因45-47
  • 2、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的消亡47-50
  • (1) 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的转变47-48
  • (2) 外族文化的冲击48-50
  • 附录50-51
  • 参考文献51-55
  • 声明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元元;景颇族人名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4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94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