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重构与功能重塑: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及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9 00:28
本文关键词:空间重构与功能重塑: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及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上海市 江苏省十县 行政区划调整 空间 功能
【摘要】:在一个国家内部,行政区划规定着城市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所以,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1958年国务院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嘉定县、松江县、金山县、宝山县、青浦县、奉贤县、南汇县、川沙县、崇明县共十县划入上海市,是上海市城市发展过程中颇为关键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不仅奠定了当今上海市的辖域版图,也对上海市的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功能重塑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在研究当代上海的问题时很有必要对这一区划调整事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首先,这一区划调整以五十年代中期国内政策调整为背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渐趋缓和,国内形势也根本好转,于是中央重新调整国内发展政策,其中有比较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央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另一方面,中央调整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提出要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以更好地促进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对于上海市,中央放弃限制发展的政策,要求上海既要充分利用其知识分子、科研机构集中的条件努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又要充分利用其工业潜力,合理发展,将上海建设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按照中央的指示,上海市委制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先后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的目标。但是,上海市拥挤、狭小的辖域,无法满足两个基地的建设需要,同时,人口规模持续膨胀和副食品供应捉襟见肘也成为制约上海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确保工业和科学技术建设,并解决人口和副食品问题,上海市亟须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获得额外的空间补充。其次,实现这一区划调整的过程比较曲折,在经过长期的酝酿、协商后,才于1958年最终落实。自建国伊始,关于上海市与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早有讨论,且小范围的区划调整也时有进行,但由于中央限制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上海市的行政区域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拓展,生产和建设都在狭小拥挤的市域内艰难进行。“一五”计划后半期,中央调整政策,着意发展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上海工业得到很大发展。为了满足上海工业发展的空间需要,尤其是布置部属大型工业企业的需要,1956年上海局正式向中央提出将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此后,随着副食品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上海市区人口规模的再度膨胀,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市积极与江苏省协商,最终在1958年1月率先将上海县、嘉定县和松江县三县划入,尔后在1958年11月将其余七县划入。最后,这一区划调整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对上海市的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功能重塑产生极大影响。十县辖域面积广阔,划入后郊县面积大为拓展,改变了上海市原来“大城市,小郊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城市空间的重构促进了六十年代上海市城市功能的重塑。在解放初期,上海市的城市功能主要在于改造城市性质、挖掘生产潜力并支援内地建设。到五十年代中期,中央重新调整上海市的功能定位,确定建设工业基地和建设科学技术基地是上海市最为核心的城市功能。而十县的划入对上海市两个基地的建设具有关键性意义:第一,新增的辖域为上海市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空间,使上海市可以调整工业和科研机构布局,促进行业、产业协作,并通过新建和扩建大型工业企业和重要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学院等,直接服务于两个基地的建设;第二,新增的辖域为上海市向郊区疏散市区人口带来契机,尽管在短期内人口疏散的效果不甚明显,但是从目前上海市人口分布的形势来看,十县的划入对于减轻上海市旧有市区的人口压力作用十分显著;第三,新增的郊县地区多以农业生产为主,划入以后,在上海市的领导下各县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建设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大大缓解了上海市副食品的供应压力。人口问题和副食品供应问题的缓解对于两个基地的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1958年国务院将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是五十年代中期中央与上海市的关系调整的产物,具有非常明确的生产性功能导向,对五六十年代上海市的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功能重塑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受当时计划经济和赶超工业化战略影响,在上海市的空间扩展过于强调生产性功能的建设,从而导致对新增辖域的非生产性建设的忽视,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综合发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展开对行政区划调整的路径依赖在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今天仍然难以完全摆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长三角—体化进程。
【关键词】:上海市 江苏省十县 行政区划调整 空间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9
【目录】:
- 内容摘要2-5
- ABSTRACT5-11
- 绪论11-30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11-17
- 一、研究对象11-15
- 二、研究价值15-17
- 第二节 文献回顾17-24
- 一、以中国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17-19
- 二、以省级政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19-22
- 三、以上海市政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22-23
- 四、综述小结23-2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难点24-30
- 一、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24-26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介绍26-27
-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27-30
- 第一章 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的历史背景30-51
- 第一节 五十年代中期中央对上海市发展的重新认识31-38
- 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的召开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31-35
- 二、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35-37
-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37-38
- 第二节 上海市委对中央新要求的贯彻落实38-44
- 一、制定城市发展新方针:充分利用,合理发展38-39
- 二、上海工业第一次改组39-40
- 三、“向科学进军”的初步起步40-44
- 第三节 建国后上海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44-51
- 一、工业建设空间不足44-47
- 二、人口规模持续膨胀47-48
- 三、副食品供应日趋紧张48-51
- 第二章 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的历史过程51-71
- 第一节 十县与上海的历史渊源51-59
- 一、建国前十县及上海地区的区划沿革51-54
- 二、建国后十县与上海市的主要联系54-59
- 第二节 十县划入上海市的提出与讨论59-65
- 一、建国后江苏省十县与上海市的早期区划调整59-64
- 二、有关十县划入上海市的提出及讨论64-65
- 第三节 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65-71
- 第三章 十县划入与上海市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的建设71-101
- 第一节 上海市工业基地的建设规划71-75
- 第二节 上海市科学技术基地的建设规划75-80
- 第三节 新空间载体与上海市两个基地的建设80-86
- 一、近郊工业区的建设80-82
- 二、卫星城的建设82-85
- 三、高校科研单位的重新布局85-86
- 第四节 十县并入对上海市两个基地建设的贡献86-94
- 一、助推上海市第二次工业改组86-88
- 二、促进上海工业建设关键行业和骨干企业88-91
- 三、优化科教资源布局,推动产学研协作91-94
- 第五节 案例研究一:闵行机电卫星城的建设94-98
- 第六节 案例研究二:嘉定科学城的建设98-101
- 第四章 十县划入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和副食品供应的影响101-112
- 第一节 十县划入后上海市人口分布的变动101-104
- 第二节 十县划入后上海市农副产品供应问题的缓解104-112
- 结语112-118
- 参考文献118-128
- 致谢128-130
-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130-131
本文编号:997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9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