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论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

发布时间:2017-10-09 00:34

  本文关键词:论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侗族优良民俗 德育 德育功能


【摘要】: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认可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体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以及价值取向,并被人们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优良民俗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各民族的优良民俗在本民族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准则,在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凝聚、导向、教化、调节等诸多功能。优良民俗中蕴含的美德是道德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的传承与发展遇到各种阻碍因素,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更是被人们忽视,导致其功能无法发挥。因此,挖掘优良民俗中的德育功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侗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侗族地区,浓厚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文化的来源。侗族优良民俗中蕴含的德育思想是现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其德育功能的发挥更是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从优良民俗、侗族优良民俗的涵义着手,分析民俗与德育的关系;其次论述了侗族优良民俗的基本内容及其蕴含的德育思想;再次论述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及现代困境;最后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四方面探讨发挥侗族优良民俗功能的途径。
【关键词】:侗族优良民俗 德育 德育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92.3;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导论9-17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9-10
  • 1.1.1 研究意义9-10
  • 1.1.2 研究目的10
  •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10-15
  • 1.2.1 研究综述10-15
  • 1.2.2 创新之处15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7
  • 第二章 优良民俗的涵义及与德育的关系17-26
  • 2.1 基本概念17-18
  • 2.1.1 民俗的涵义17
  • 2.1.2 侗族优良民俗的涵义17
  • 2.1.3 德育及德育功能的内涵17-18
  • 2.2 基本理论18-23
  • 2.2.1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18-19
  • 2.2.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19-22
  • 2.2.3 德育的相关理论22-23
  • 2.3 优良民俗与德育的关系23-26
  • 2.3.1 优良民俗是德育的重要载体23-24
  • 2.3.2 优良民俗是德育的基本内容24
  • 2.3.3 德育促进优良民俗的形成与发展24-26
  • 第三章 侗族优良民俗的内容及其蕴含的德育思想26-37
  • 3.1 侗族民俗的社会结构背景26-28
  • 3.1.1 侗族的族称及族源26-27
  • 3.1.2 目前侗族的人口与分布概况27-28
  • 3.2 侗族优良民俗的基本内容28-34
  • 3.2.1 宗教信仰习俗——顺应自然28-29
  • 3.2.2 传统服饰习俗——精益求精29-30
  • 3.2.3 传统饮食习俗——热情好客30-31
  • 3.2.4 传统住宅习俗——天人合一31-32
  • 3.2.5 传统节日习俗——集体至上32-33
  • 3.2.6 传统婚恋习俗——相互尊重33
  • 3.2.7 传统礼仪习俗——人际和谐33-34
  • 3.3 侗族优良民俗中蕴含的德育思想34-37
  • 3.3.1 生命意识的强化34-35
  • 3.3.2 民族精神的彰显35
  • 3.3.3 和谐文化的构建35-36
  • 3.3.4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36-37
  • 第四章 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及现代困境37-45
  • 4.1 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37-41
  • 4.1.1 凝聚功能37-38
  • 4.1.2 导向功能38
  • 4.1.3 教化功能38-39
  • 4.1.4 规范功能39-40
  • 4.1.5 调节功能40-41
  • 4.2 侗族优良民俗的现代困境41-45
  • 4.2.1 侗族优良民俗的传承意识淡薄41-42
  • 4.2.2 “民俗文化过时论”的蔓延42-43
  • 4.2.3 侗族优良民俗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43-44
  • 4.2.4 侗族优良民俗与先进文化融合的困境44-45
  • 第五章 发挥侗族优良民俗德育功能的途径45-55
  • 5.1 整合资源,完善侗族优良民俗45-47
  • 5.1.1 政府加大对侗族优良民俗的支持力度45
  • 5.1.2 推动侗族地区发展,带动传统民俗优化45-46
  • 5.1.3 建立民俗交流创新机制46-47
  • 5.2 更新传统民俗理念,提高民俗保护意识47-49
  • 5.2.1 更新传统民俗理念47-48
  • 5.2.2 提高人们对本民族优良民俗的认识与保护意识48-49
  • 5.3 优化侗族优良民俗环境49-51
  • 5.3.1 优化家庭民俗传承环境49-50
  • 5.3.2 优化学校民俗教育环境50-51
  • 5.3.3 优化社会民俗熏陶环境51
  • 5.4 丰富侗族优良民俗载体51-55
  • 5.4.1 有形载体51-52
  • 5.4.2 无形载体52-53
  • 5.4.3 大众传媒载体53-55
  • 结束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芙华;;民俗与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黄苹,李富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桂海论丛;2001年03期

3 卜湘玲,李亦桃;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杨顺清;龙跃宏;潘盛之;;我国侗族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刘光秋;从“鼓楼文化”看民俗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03期

6 石玉辉;侗族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7 吴培安;侗族音乐民间传承与学校教育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8 马贤伦 ,廖男;试论侗族古歌中民族平等团结关系的朴素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4期

9 曾长秋;田s,

本文编号:997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97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