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发布时间:2017-10-09 13:15
本文关键词:“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摘要】: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未被提出,学术界对于作为经目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与仅仅是一般经书合称的"开成十二经"等说法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区分不清;对于两汉各种"五经"说、南宋"六经"制、宋元"十四经"说的经学史意义、"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亦显不足,由此更带来对经学史整体演进的一些误判。而欲彻底厘清这些问题,则必须明确提出"经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在对"经目"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对经目的基本特征、经目与经学史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经目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分类号】:B234;K207
【正文快照】: 对于经学史的研究而言,有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从“五经博士”到“十三经”的演变过程。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过程的勾勒是:西汉五经———东汉七经———初盛唐九经———中唐开成十二经———宋代十三经,翻看各种经学史著作,这样的概括触手可见。然而,经学史的演进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苏东;;南宋以来“十四经”说考述[J];史学月刊;2010年10期
2 程,
本文编号:1000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0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