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有“限制”的考试与有限度的公正

发布时间:2017-10-10 09:03

  本文关键词:有“限制”的考试与有限度的公正


  更多相关文章: 考试 科举 逻辑 公正 限度


【摘要】:考试是我中国古代的一大传统。然而考试所能带来的公正是有限度的,这分为几个方面。首先,考试作为一项处理人与知识的关系的特殊制度,其本身是通过"限制"一定的答题条件而生,所能带来的公正是仅限于制度本身。其次,考试的公正与政治的公正不同,与教育对公正的追求不同,与对知识获得公正的追求不同。第三,考试作为一种普通制度,所带来的理性也可能影响到诸如社会道德、个体人格等非理性的但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本原因在于考试有考试的逻辑,考试之外的事务也有各自的逻辑。这三方面造成了考试所能带来的公正是有限度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考试 科举 逻辑 公正 限度
【分类号】:G529;K207
【正文快照】: 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对维护社会公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科举虽然早已取消,但是与考试有关的问题则一直存在。现在,考试与教育、考试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问题十分混乱。这从科举的批评与辩护中也可以看出,有人说科举作弊严重,不够公正,也有人说科举太过追求公正了[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2 朱义禄;;黄宗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兼论黄宗羲的学术民主思想[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胡向东;;民国时期关于教育考试问题的三次论争[J];教育与考试;2008年06期

4 姜德成;明科举弊端与嘉隆万士子思想之变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Z1期

5 徐梓,王炳照;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J];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6 孙邦华;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科举制度的批判——以《万国公报》为舆论中心[J];学术月刊;2004年06期

7 余子侠;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论析[J];学习与探索;199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敬义;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六次论争及相关问题之考察[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奎凤;;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尉利工;;论王畿与钱德洪对王阳明“四句教”的不同诠释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吴超;;清初士子的“明哲保身”论——以朱彝尊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储小e,

本文编号:1005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05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