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官箴文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15 19:42

  本文关键词:明代官箴文化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官箴 实政录


【摘要】:官箴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僚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史料,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资源。官箴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发展至明代,官箴文化发展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代官箴是中国古代官箴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官箴书集成编撰委员会编撰的《官箴书集成》为例,明代以前的所收录的官箴书,总共收录了八种二十六卷。而其收录的明代官箴书则有十七种,计四十七卷,超过了前代官箴书的总和。到了清代官箴书呈现了激增态势,各种官箴书有七十六种,达九百多卷之多。明代官箴在整个官箴书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 本文主要以《官箴书集成》中收入的十七种明代官箴书为例进行分析,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言主要是对于官箴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综述。主要是按照官箴的起源、官箴的发展演进、劝诫或阅读对象、明代官箴数量、体例划分以及明代官箴的主要内容逐次进行学术研究上的综述,目的是把握学界对于明代官箴的现状,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借鉴研究方法和技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总结和归纳,以及结合其他相关参考文献,概述了明代以前官箴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明代官箴的繁荣以及主要思想内容并以一部代表作分析了明代官箴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官箴概述,主要分析了官箴的起源以及发展演变,首先是追溯了“箴”的原始本义以及引申为箴言概念。然后探究了早期箴文的兴起与完善。再次,分析了官箴的概念内涵,最后简单介绍了明代以前官箴的发展变化。 第二部分是明代官箴的繁荣。首先是分析了明代文化的繁荣表现以及主要特点,然后分析了繁荣背后的明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等诸多推动因素。 第三部分是明代官箴的主要内容分析,这部分采用了魏丕信对于明清官箴书在内容上的分类方法,分为行为类和技巧类的两个类别,概括了明代官箴书的主要内容。在行为类主要包括了上任、上任时间的选择、入境、同上司同僚关系的处理、驭下等内容;技巧类则主要包括了司法、税收、救济等内容。分析了官员为任一方所要恪守的道德约束以及为官技巧,既要有为官以德还要有为官之道(术)。 第四部分是明代官箴书的个案研究——吕坤与《实政录》,主要是以明代官箴书中影响较大,传播较广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实政录》为例,详尽介绍了吕坤生平,并探究了《实政录》的三个版本的异同、刊刻以及传播。然后分析了《实政录》的主要内容与机构,证实了吕坤以及《实政录》明职定分、务实实效的特色。最后也对《实政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解释了《实政录》等明代官箴书在施行中的困难的原因。探讨了明代官箴思想在明代以及清代的传播与影响。
【关键词】: 官箴 实政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D69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4
  • 第一章 官箴概述14-24
  • 一、 官箴的起源——“箴文”14-18
  • (一) 箴的含义14
  • (二) 箴文的兴起14-17
  • (三) 最早官箴文献的争议17-18
  • 二、 官箴的概念18-20
  • (一) 官箴概念的产生18-19
  • (二) 官箴的概念内涵19-20
  • (三) 官箴的定义20
  • 三、 明代以前官箴的发展20-24
  • 第二章 明代官箴的繁荣24-33
  • 一、 明代官箴书的特点和繁荣的表现24-29
  • (一) 官箴文献数量众多24-25
  •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5-27
  • (三) 在时间上成书刊刻时间多集中于明代中晚期27-28
  • (四) 官箴书撰者多为地方官员28-29
  • 二、 明代官箴繁荣的背景29-33
  • (一) 明初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确立与明朝官箴文化29-30
  • (二) 明朝的制度文化的发展30
  • (三) 明清国家机器的扩展30-31
  • (四) 明代刻书、印刷和造纸的发展31-33
  • 第三章 明代官箴书内容探析33-42
  • 一、行为类33-37
  • (一) 上任33-35
  • (二) 处人35-36
  • (三) 驭下36-37
  • 二、 技巧类(治理的技巧)37-42
  • (一) 司法37-39
  • (二) 税收39
  • (三) 救济39-42
  • 第四章 明代官箴书个案研究——以《实政录》为例42-57
  • 一、 吕坤生平42-44
  • 二、 《实政录》的内容与思想44-53
  • (一) 《实政录》的三个版本44-46
  • (二) 《实政录》的内容与结构46-53
  • 三、 《实政录》存在的问题53-55
  • (一) 细致繁琐不易行53-54
  • (二) 意激切而语直戆54-55
  • 四、 《实政录》的施行与影响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后记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化平;中国古代的官箴类文献[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2 刘俊文;开发历史文化宝藏——官箴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2期

3 裴传永;;先秦时期官箴文献考论[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4 彭作禄;中国历代官箴文献与传统吏道思想[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04期

5 彭忠德;黄咏欢;;薛tD官箴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陈泉;朱元璋时期科举制的演变及其社会学诠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7 李玉阁;;试论明代官箴勉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魏峨;;论吕坤的实政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葛荃;官箴论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崔宪涛;关于中国古代官箴书的几个问题[J];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天越;中国古代法官判案文化解析——以明清时期官箴文化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笑;先唐箴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超;宋元官箴内容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曹丹;汉代箴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8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38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