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小梁太后与北宋高太后干政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21:01
本文关键词:西夏小梁太后与北宋高太后干政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梁太后 高太后 后党政治 权力授受 权力制衡
【摘要】:北宋时期(960—1127),宋辽夏三个政权相互制约,相互并存,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三个政权在经济上有往来,军事上有争斗,文化上有融合,三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这个时期的三大政权出现了后妃干政的局面,但是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历史的传承,当政者的素质或者政局的政策,影响着当时时局的动态走向。本文在第一部分概括性地对西夏、北宋的太后干政进行论述,主要是以西夏的小梁太后和北宋的高太后为例子,来说明夏宋两个政权在权力授受,权力制衡,干政影响的不同。 小梁太后和高太后,都是因为新继位的皇帝幼小而干政。但是小梁太后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想壮大家族势力,凭借母党势力,伙同其兄,不断与皇党势力进行斗争,让自己儿子乾顺继承皇位,从而达到自己掌控政权的目的。而同一时期的高太后是在儿子病重期间,大臣联名奏请及其她自身的威望,最后由皇帝确定其辅政,高太后考虑更多的是夫家基业的稳定,儿子的期望,辅佐孙子才开始干政的。与小梁太后的积极主动不同,更多的是责任的使然。小梁太后干政时期,主要表现在:崇宗之立;国舅专权,就是家族势力的壮大。高太后干政时期是与士大夫共治;约束族人,为了大宋的基业。两位太后干政的内容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权力制衡上的不同,宋的士大夫意识崛起和“台谏”制度发展更能有效地约束宋代后妃的干政。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双方的关系,那时候由于小梁太后和梁乙逋的统治,双方多是小规模的战争不断,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小梁太后对高太后;二是小梁太后对哲宗,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的初期,宋由只守改为既守又攻,改变了高太后的“一团和气”的状态。最后论述了两个太后干政都是有利也有弊,但是相对来说小梁太后维护了自己的独立,是很强的军事家,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弊端多一些,而高太后也有因为执政时间过长而使得哲宗有报复心理,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关键词】:小梁太后 高太后 后党政治 权力授受 权力制衡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4;K24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5
- (一) 选题依据9
- (二) 选题意义9
- (三) 学术前史9-15
- 1 后妃干政整体研究10
- 2 宋和西夏的太后干政10-13
- 3 宋代约束后妃干政13-15
- 一 西夏与北宋太后干政概述15-19
- 二 干政的形成19-27
- (一) 小梁太后干政19-22
- 1 母党势力强大19-21
- 2 小梁太后贪权21-22
- (二) 高太后干政22-25
- 1 士大夫力推23-24
- 2 自身的威望24-25
- (三) 夏宋权力授受比较25-27
- 三 干政的内容27-38
- (一) 西夏:梁氏专国27-30
- 1 崇宗之立27-29
- 2 国舅专权29-30
- (二) 北宋:与士大夫共治30-35
- 1 重用旧党30-33
- 2 约束族人33-35
- (三) 夏宋权力制衡比较35-38
- 四 干政的影响38-51
- (一) 内部影响38-42
- 1 西夏:民不聊生38-40
- 2 北宋:政局稳定40-42
- (二) 夏宋关系42-49
- 1 小梁太后与高太后42-47
- 2 小梁太后与哲宗亲政初期47-49
- (三) 夏宋干政影响比较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一平;汉宋女主的比较[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3期
2 付海妮;近十余年来宋代女性史研究探述[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4期
3 张明华;论北宋女性政治的蜕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陈恩虎;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后妃参政[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杨果;宋代后妃参政述评[J];江汉论坛;1994年04期
6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付海妮;;宋代士大夫对后妃预政的抵制作用[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明华;北宋宣仁太后垂帘时期的心理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祝建平;仁宗朝刘太后专权与宋代后妃干政[J];史林;1997年02期
10 顾吉辰;西夏后妃制度考述[J];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本文编号:1038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38653.html